返回第三百五十九章 跟自己的儿子抢老婆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五十九章 跟自己的儿子抢老婆 (第1/3页)

    …

    历史上的赵佶、赵桓、赵构这父子三人当中,如果让赵俣挑一个他最讨厌的,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赵构。

    哪怕赵构实际上是这父子三人中最有能力的,并且在历史上创造出来了所谓的建炎中兴,号称中兴之主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面对金人的入侵,赵构始终以保住皇位为首要目标,而非收复中原。前期逃奔南方,还搞出个“泥马渡江”的传说洗白他自己,后期主动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割地、称臣、纳贡,用屈辱换取短暂和平,完全违背了“中兴”应有的进取性。

    为推行求和政策,赵构默许甚至主导打压以岳飞、韩世忠为代表的主战派。尤其是岳飞率领岳家军屡破金军、逼近故都开封时,他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撤军,最终以“莫须有”罪名处死岳飞。

    这一行为不仅自毁长城,更寒了天下渴望收复失地的民心。

    赵构所谓的“中兴”,仅实现了南宋政权的局部稳定,却让中原、华北长期沦陷于金国的统治,百姓饱受战乱与压迫。

    这种“偏安一隅”的稳定,与“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真中兴”完全相悖。

    以“中兴”为名,行“偏安”之实,为巩固个人权位,牺牲抗金大局,牺牲了民族尊严、抗金希望与忠良之臣。

    其所谓的“中兴”,不过是权位的遮羞布罢了。

    最关键的是,老爹、老妈、老婆、五个女儿、全部宗族都被金人捉到金国,生他养他的母亲、与他恩爱的妃嫔、所有女儿全都遭到金人百般凌辱,他却一心逃跑,只顾自己苟活和享乐,不思营救和报仇,实在是枉为男人!

    这样的赵构,真是让赵俣瞧不起,赵俣甚至觉得,想要收复燕云地区的赵佶和一占到点上风就派军队跟金军交战的赵桓都比赵构有血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俣对韦贤妃给自己生的赵构,有一种恨屋及乌的厌恶,哪怕赵俣十分清楚,自己的儿子赵构和历史上的赵构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当然,身为一个理性的人,赵俣并没有因为自己不喜欢赵构,就打压他,给他一个残忍的童年,而是一视同仁地让他母亲韦贤妃教育他,并给了他相同的机会。

    只不过,赵俣没有关注赵构,也没对赵构有任何期待罢了。

    然而,让赵俣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自己没抱有任何期待的儿子,却在他母亲韦贤妃的教导下,文武全才、有勇有谋,关键忠君爱国、有气节,朝堂之上忠耿直言,从不在乎他人脸色;治军更显严谨,所部将士严守李琳所制定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夫”的纪律,深得军心与民心。

    北方战事起,他身为第一批北上的皇子,在增援之战中与金军主力相遇。兵力悬殊下,他沉稳果决、身先士卒,以悍勇提振士气,凭谋略调度军队,最终以少胜多击溃敌军。

    后来,赵俣特意了解了那一战,得知那场战斗还不是伏击战,而是实打实的近身白刃战,宋军是靠着冷兵器加轰天雷换命,才赢下了那一战。

    白刃战是近战歼敌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考验官兵的体能、技能,更彰显军人的血性与勇气,体现了一支军队的战斗精神和意志品质。

    在战争中,敢于与敌人进行白刃战的军队,往往具有高昂的士气、无所畏惧的胆量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这些都是强军的重要特征。

    所以,敢不敢打白刃战,进行近战拼杀,永远是检验一支军队是否是强军的重要标准之一。

    赵构所部,能在白刃战中战胜金军,可见其部的精锐。

    而且,赵俣让人调查过了,那支军队就是赵构带出来的。

    这说明,赵构不是莽夫,还是一个统军高手。

    这真让赵俣对赵构刮目相看。

    更让赵俣刮目相看的是,这次的事,赵构顶住了所有压力,坚持处罚了赵思、赵石、赵明和赵有忠。

    是。

    赵俣最开始也觉得,这只是几个小孩子调皮捣蛋,随便说他们两句,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