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父皇欣慰,元春受封 (第2/3页)
勉力奋进,实属难得。”
泰顺帝听罢,欣慰之色更浓。文武兼修,不忘根本,亦是他对皇四子袁易的期望。
忠怡亲王含笑探问:“易哥儿册封郡公也有八日了,不知圣上心中可有所筹算,欲于何时安排他进入朝堂,担任何职,也好为国效力,为圣上分忧?”
泰顺帝沉吟片刻,缓缓道:“此事且不急。”
他伸手抚须,似在深思。
袁易归宗之前的差事,皆是钦差身份,并无固定职守。
如今要为其在朝中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既需权衡朝局,也需符合其皇子郡公的身份。
泰顺帝这个做父皇的,一时尚未思虑周全,故而不愿仓促决定。
……
……
荣国府袭爵之人贾赦闹出人命钦案,遭革爵拿问,好在此事未波及元春册封之事。
元春册封郡公夫人,此事不会轻易受到娘家的影响。何况,此事在贾赦案发前便已蒙泰顺帝御笔钦准,天子金口玉言,无轻易更改之理。
五月二十五这日乃是黄道吉日,天公亦作美,神京城内骄阳烁金,熏风微拂,是个火热的晴日。
这一日,正是元春受封郡公夫人的大礼之期。
册封仪典便设在袁易的郡公府邸。
府中上下早已洒扫庭除,铺设整齐,静候皇恩。
辰时刚过,一位礼部官员与一位宗人府官员,身着锦绣朝服,容色肃穆,分别担任正、副册封使臣,率领着浩荡仪仗,抬着一座五彩璎珞装点的彩亭,亭中恭置着封诰文书与冠服,自皇城迤逦而出,一路威仪煊赫,直往宁荣街郡公府而来。
郡公府正门洞开,中道铺陈红毡。
袁易身着石青色郡公朝服,率领府属官员、护卫等,于大门外垂手躬身跪迎。
使臣队伍至大门前,正使臣手持一柄皇帝使命象征的鎏金铜节,先行入门,诰命彩亭随后,经由中门,穿庭过户,直入早已备妥的大厅。
大厅内布置得庄严肃穆,设着一个沉香木螭纹大香案,上设鎏金香炉,轻烟袅袅。另设一案,略低些许,是为节案。
正使臣将“节”恭敬置于节案之上,副使臣遂将彩亭内盛放诰命的紫檀木匣请出,安奉于香案正中。
吉时已到,环佩轻响。
元春在内廷女官导引下,缓步走入大厅,身着皇子夫人品级的吉服,雍容华贵,气度端凝。
来至厅中,她依礼于香案前恭谨跪倒,垂首聆训。
正使臣至香案前,微一躬身,双手郑重请出诰命文书,徐徐展开。副使臣立于其身后。
正使臣遂朗声宣诵,其音洪亮,字字清晰,回荡于静穆厅堂之中: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坤仪毓秀,内则克娴。珩璜有节,允称克襄内治;苹藻惟馨,夙著相夫以德。咨尔郡公袁易之妻贾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誉婉珩璜,克树宜家之范;德光闺闼,弥昭秉礼之忱。是用封尔为郡公夫人。锡之诰命。于戏!恩膺翟茀,益修懋于兰帏;荣被笄珈,永垂光于彤管。尚其敬服,无忝宠绥。钦哉!”
宣毕,正使臣将诰命卷轴双手递予元春。元春恭应“谨遵圣命”,双手高举过顶,接过那沉甸甸的皇恩浩荡,旋即将其复奉于香案之上。
元春复整衣冠,面向香案上那卷代表无上荣光的诰命,行“六肃三跪三拜”之大礼。所谓“六肃”,乃六次极恭敬的肃拜,每一次皆敛衽屈身,仪态万方;“三跪三拜”则是三次跪地叩首,每一次俯仰皆合乎法度,庄重无比。此礼一行,方显对皇恩之感激与臣服。
册封礼毕,袁易再度向二位使臣深揖致谢,亲自恭送其持节出府,仪仗队伍依旧威仪煊赫而去,直至消失在宁荣街尽头。
送走天使,袁易返身回至大厅。
元春手持诰命,面向夫君,敛衽深深一拜。此一拜,非仅夫妻之礼,更昭示着自此名分已定,她便是朝廷钦封、名正言顺的郡公夫人了!
袁易受礼,含笑颔首,亲手扶起元春。
随后,府中并未大肆铺张,只举行一场简单的庆典。
元春端坐,接受府上众人的叩贺。
望着眼前景象,她想着贾府近日之萧索,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