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5章 尤家姐妹,也来寄居  红楼帝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85章 尤家姐妹,也来寄居 (第3/3页)

、前途无量的皇子郡公,而且此番鲁科多本就犯下了以公谋私、意欲霸占民女的罪恶,这其中的利害得失,相信鲁科多掂量得清。

    而袁易之所以愿意出手相助尤家,一则是给元春体面,成全她庇护尤氏之心;二则,他觉得鲁科多此番做得过于不堪;这三则嘛……

    三则,根据原著中关于尤二姐、尤三姐的描写,二人皆是容貌出众的金钗,而且,袁易对此二人的性格,皆颇有几分欣赏之情。

    元春见袁易意决,且言之有理,便不再多言,点头应道:“我明白了,这便安排。”

    随即,她唤了尤氏与抱琴重新进来。

    尤氏进得屋来,神色依旧不安。

    元春对尤氏道:“你且宽心。四爷已然允准,庇护你尤家周全。你这就随封氏一同,再带上几个稳妥的下人,速去城外家中,将你母亲并两位妹妹接进府来。我会在后院备下与你所居院落相邻的房舍,供她们居住。你们母女姐妹住在一处,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尤氏不由心中一喜,没想到袁易竟如此大手笔,直接将尤家都接来郡公府寄居,如此大力地护着!

    她忙不迭地向着袁易与元春深深拜了下去:“多谢郡公爷!多谢夫人!如此大恩大德,罪妇与尤家,没齿难忘!”

    其实,她与那尤老娘只是继母女,与尤二姐、尤三姐更是毫无血缘,异父异母,往日情分算不得深厚。

    饶是如此,尤家母女三人,终究是她名义上的娘家人。在此刻她自身遭逢大难,家产尽失,又背负着难听罪名,声名扫地,倍感孤苦凄凉之际,能有娘家人来到身边,多少能给她带来些许慰藉,驱散几分蚀骨的孤独与失落。

    当下,元春又唤来了封氏,吩咐了一番后,尤氏便随着封氏出去了。

    元春望着尤氏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转而看向袁易,目光中带着依赖与复杂的情绪。

    袁易则对她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

    不知这郡公府的后院,因新来的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又将添上怎样一番光景?

    “呃,我这府里的金钗真真是愈发多了,连尤二姐、尤三姐都要来了!”

    袁易心中暗叹。

    夫妻二人在东耳房内又叙了片刻话,袁易看了下时辰,对元春道:“林先生想必已在立身斋候着了,我这便过去。”

    元春忙道:“四爷勤勉,我便不打扰了。”

    她亲自将袁易送至立身斋外,目送着袁易步入立身斋,方才转身回去料理府中庶务。

    袁易步入厢房,果见林如海已在此候着,翻阅着一摞授课资料,神情专注,晨光映在林如海清癯的面容上,显得儒雅肃穆。

    见袁易进来,林如海忙放下手中的授课资料,起身拱手行礼:“四爷。”

    袁易还了半礼,随即引着林如海步入斋内。

    林如海道:“四爷昨日处理那般纷繁事务,今日依旧不辍学业,实乃勤勉,下官敬佩。”

    袁易摆了摆手:“先生过誉。昨日之事,不过权宜,学问根基乃立身之本,若非必要,一日不可荒废。今日还请先生继续授业解惑。”

    林如海颔首,也不再多言虚词,略一沉吟,道:“既然如此,今日便与四爷继续探讨此前未竟之‘水利’余绪,如何?”

    袁易正色道:“愿闻其详。”

    林如海从案头取过自己精心准备的一摞授课资料,铺陈开来。

    他先引经据典,回顾了大庆朝几位名臣治理黄河、疏浚运河的旧事,剖析其策略之优劣,成败之关键。讲到精微处,便辅以河道舆图,指点江山,将水文地理、工程难点、民夫调度、钱粮耗费等诸般情状,分析得条理清晰。

    袁易凝神静听,时而提问,时而沉思。

    林如海总结道:“故而,治水如治国,既需高瞻远瞩,明察大势,亦需体察入微,熟知下情。更需有坚韧不拔之志,与调和各方利害之能。非如此,不足以成此千秋功业。”

    袁易深以为然,点头道:“先生此言,真乃至理。徒有良法,而无善治之人,亦属枉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