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高频交易 (第1/3页)
听完亨利的说明,又有人问道:“可是你也说了,只要一次计划执行失败,他就有可能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那又为什么他值得投资……啊,所以你才会说适合中短期投资,对吧。”
“没错。”亨利又说道:“而且主要执行太空站建造计划的公司还属于非上市,我建议投资的目标是在维克多·冯·杜姆名下的其他已上市公司。
“这些公司都有良好的营利表现。从公司经营性质来说,也容易成为太空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受益者,获得新技术的转移。
“最重要的,还是近期新闻媒体给他的评价,媲美霍华德·史塔克的天才商人。这可不是我说的,而是媒体扒出这个人的经历后,所给的评语。”
纽约州黑格曼州立大学毕业。大学时期就能在理论科学领域发表相当深奥的论文。被惊叹不已的教员们视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同级别的科学家。
这样一个天才没有在学术领域继续钻研,而是在毕业后投入实业领域。每一次创业,该公司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发展壮大,然后上市。
上市之后,仍有余力的他就会创建第二间经营性质不同的公司,然后再取得成功。如是数回,一个企业集团的雏形已在短短数年内,在他手下成形。
前一个能做到相同事情的男人,还是二十世纪初的霍华德·史塔克。而且老史塔克还花了更长的时间,才达到和今天的维克多·冯·杜姆相同的规模水平。
相较之下,托尼·史塔克执掌的是一个已经上轨道的帝国,跟这个后起之秀的难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所以那位大少爷在媒体上的评价,隐隐被这位冯·杜姆压过一头。
之所以两者会有这样的分别,一大理由是维克多·冯·杜姆并不抗拒华尔街的资金。他懂得借力使力,带着一群人一起赚钱;比起老史塔克当初埋头干实业的作法受欢迎多了。
可以说这位不论在市场上,或是亨利口中,都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也因此有人疑惑问道:“亨利,假如你这么看好他,又为什么说只适合做中短期投资?”
亨利老实说道:“我虽然看好他,但太空站计划的风险还是不容小觑,所以我才觉得中短期投资还行。
“时间要放长的话,得看他之后的表现做决定。比较起来,苹果公司的风险可没那么高,他们一直都只是贩卖消费性商品而已。”
这位商业奇才,日后会被神奇先生坑到一败涂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