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走?还是不走?  饮食男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99章 走?还是不走? (第2/3页)

水月。”

    “这一点我就佩服你。”

    邝玉生点了点他,道:“能比大多数人先一步看到企业的危机。”

    “那时候我没想明白,怎么就选择搬迁了呢,而且是所有重工业。”

    他感慨着摇头讲道:“还是京城工业决定重建京一厂我才反应过来,地区对资源的保守态度说不清道不明,可实实在在就有这样的规则。”

    “没有政策扶持,要想在一个地区站稳脚跟,我想不出有多难。”

    邝玉生看向他讲道:“其实当时你也考虑资源大省来着吧?”

    “呵呵呵——”李学武笑而不语,这些话现在说还有什么意思。

    邝玉生却很理解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讲道:“要没有冶金厂早就立足于钢城,咱们往哪搬都不够人家生吃活剥的,外乡人到哪都受欺负啊。”

    “其实攀枝花钢铁基地也遇到过管理问题,你可能不知道。”

    他介绍道:“当时国家调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冶金、地质、煤炭、铁路、机械、交通和城建等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了一支近三万人的庞大建设队伍。”

    “你想吧,三万人啊。”

    邝玉生比划着手指头强调道:“不是从京城调三万名职工过来,也不是自己培养的干部和工人,是从全国各地工业企业征调过去的。”

    “光是想想这个数字,再想想人员来源情况就够负责人头疼的了。”

    “三线大会战打的不就是磨合和协同嘛,共患难还是可以的。”

    李学武扭头看了他讲道:“红星钢铁集团还真就缺一次这样的团结的战斗,缺一次凝聚人心的会战。”

    “人心最善变,哪是那么容易好凝聚的,现在不是有机会嘛。”

    邝玉生指了指车窗外正在封路施工现场,竖起来的红旗旁是写着“红星钢铁集团联合建筑工程总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的巨大牌子。

    天冷了,但土层还没有上冻,为了争取在封冻前抢到施工条件,工程四公司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开工的一声令下便开始了土方挖掘作业。

    位于红星工业区的地下防空工程开始建设,总投资超过了500万元。

    这部分工程投入会计入年度汇算指标,也就是说,集团垫付工程款,上级在核销企业生产利润的时候会扣除,怎么都是组织的钱,该干就干。

    在上面统一下达的指令中还有筹建水泥厂的要求,李学武后来想了想,钢城并不缺少水泥厂,自己搞建设完全是过度投资,所以就没搞。

    没搞是没搞,拿不到工业施工计划指标,钢城的水泥厂也没有“余粮”卖给工业区使用。

    就算有库存也不能卖给工业区。

    这怎么办?没有水泥地下工程怎么施工,这不是急死人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吗?

    水泥厂是不能直接将水泥卖给工业区,可没说不能用作企业间资源交换啊,这是五个七的指示政策。

    水泥厂属市建筑系统管辖,水泥厂不缺钢铁资源,但建筑系统缺啊。

    再说了,红星钢铁集团也不止有钢铁资源,其他资源也大大地有啊。

    最关键的一点,冬季施工条件恶劣,东北地区少有水泥使用环境。

    也就是说,到明年的四月份,这些水泥厂本应该减产歇业的,现在不用怕生产出来的水泥吸潮变质了。

    别的地方缺少水泥使用环境,但工业区的地下工程不缺。

    只要往下深挖,地下温度一定比地上高,至少不会低于零上五度。

    零上五度是混凝土正常凝结的最低标准,低于这个温度就差劲了。

    李学武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最近他不仅仅要学直升机驾驶,还在补习工程建筑等方面的知识。

    他知识都快学杂了,以前在集团工作,还跟上官琪学飞行器制造的知识,后来他调到钢城,上官琪还经常给他写信,交流学习方面的话题。

    李学武不是一个勤学苦问的人,但架不住他所负责的业务太多了。

    这么说吧,你但凡对某项主管工作不了解,下面的人就敢糊弄你。

    你信不信?

    当领导的读者都知道,你要在业务上说错一句话,他们能拿你当日本人骗,心里指不定怎么瞧不起你呢。

    李学武学这些知识,不求甚解,更不用成为专家,只要能了解核心应用和指标,在讲话中体现专业性,震慑住下面那些专业技术人员就行了。

    什么人最喜欢骗人?

    就是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孤傲的很,真不拿你当人看啊。

    李学武凑近邝玉生这边朝窗外看了看,嘴角一撇道:“做大了。”

    “什么做大了?”邝玉生皱眉问道:“工程施工超标了?”

    他不相信李学武只随便地看了一眼就知道工程量超标了。

    李学武真没那个能耐,他说的是牌子做大了。

    “早特么强调过,三级分支机构对外可以省却集团公司字样。”

    他不满地嘀咕了一句,随后坐稳了身子,给邝玉生讲道:“在今年年初的组织架构变革会议上,李主任就明确讲过不要过度强调集团公司。”

    听他这么说,邝玉生回头看了一眼,那块大牌子上的字数确实多了。

    “红星钢铁集团联合建筑工程总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

    按李学武的意思,应该称:红星联合建筑第四工程分公司。

    “可能是底气不足吧。”

    邝玉生呵呵地笑着说道:“到了外面大家都喜欢叫全称。”

    “治的就是他们这个病。”

    李学武皱眉强调道:“连对自己都不自信,还提什么工程自信。”

    “要不咱们也学学攀枝花钢铁基地的施工和管理保准?”

    邝玉生心心念着刚从报纸上获知的攀枝花钢铁基地加速建设的消息,几句话便要提一句。

    “攀钢在建设之初就采用了严格的承报责任制,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任务。”

    他给李学武介绍道:“攀钢的钢铁供应是由钢-钢和一冶承担的。”

    “煤炭则则是由辽省阜新矿务局和滇省煤管局负责的。”

    “电力需求由华东和华北电管局共同保障,而基建材料则交由唐城水泥厂负责供应。”

    “此外,货用船舶由魔都沪东造船厂打造,木材则由龙江和吉省林业局提供。”

    “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则由魔都、津门、京城以及川省、滇省和邮电部共同参与组织建设。”

    邝玉生指了指窗外讲道:“不说咱们京城,就是辽省前两年得有多少职工去了滇省支援三线建设。”

    “这才叫大工程,质量有保障。”

    “你拿攀钢比啊?”李学武哼笑道:“我要有这么多资源可以调配,您信不信我能从这修条隧道通到亮马河工业区去?”

    “哈哈哈——”

    邝玉生也觉得好笑,拍着大腿说道:“你要有这份资源也不用在辽东指挥我们干工作了,早上天了。”

    “你特么才上天了呢——”

    李学武拍了拍他的膝盖,道:“跟你说个事啊,建筑工程总公司瞄准边疆新发现的煤矿了,你到时候可以跟着去看一看。”

    “看什么?钢材供应归部里统一协调,那么老远我卖钢材去?”

    邝玉生疑惑地看着他,问道:“还是你想在那边建新厂区?”

    “建新厂区条件不成熟。”

    李学武微微摇头,道:“不过煤矿资源开发必定带着其他资源的汇集,你想想办法搞几个联合单位。”

    “越是这种大工程才有核心技术和力量展现,别落伍了。”

    “咱们的技术还怕落伍?”

    邝玉生自信地讲道:“再等十年也算全国前排位置,更何况还有技术迭代更新政策呢。”

    “你飘了啊,老邝。”

    李学武再一次拍了拍他的膝盖,道:“听我的,准没错,最近两年海外的铁矿石和煤炭进不来了。”

    ——

    11月4日,李学武正式敲定了钢城疗养院的选址和建设工程计划。

    他在上报给集团的意见中强调了集团职工四季疗养的需要和重要性。

    职工疗养政策算是福利待遇的一种,后世企业牛马可能没听说过这种待遇,其实很早就没有了。

    最有名的就是北戴河了,相当于毛子的克里米亚,李学武是要在钢城建设属于红星钢铁集团的“索契”。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钢城也有丰富的温泉资源,秋冬享受温泉疗养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体验,在拥有建设资源的条件下,集团还是要舍得这笔钱的。

    当然了,全国工业企业也不止红星钢铁集团一家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疗养院,只要职工人数足够需要,有足够的资本建设,就可以申请开建。

    红星钢铁集团已经在津门滨海建了一座度假区,不过那是为了商业准备的,每年都有港城直达客船停靠。

    钢城这一处山区温泉疗养院则是对内服务的。

    这里说的对内不是对集团内部,而是原则上对国内服务。

    在决定和考察建设疗养院之初,李学武就同李怀德等人来千山地区多次考察,甚至还在山上住过几晚。

    到底是直接购买具有产权的历史古迹,还是开荒新建,李怀德把这个问题留给了来钢城上任的李学武。

    李学武到了钢城以后根本顾及不到这个工作,别的都忙不过来。

    直到业务工作理顺了,这才看了办公室提交上来的考察报告。

    其实是李学武没时间,不是项目组没时间,就在他忙其他事的时候,项目组已经把基础工作做好了。

    地质勘探、安全考察、项目计划、工程设计、交通保卫等等。

    李学武看到的是一份准备多时的总体方案,所以才能很快敲定下来。

    至于说他前几天去山上那一趟,谁又能判定他只是去玩的呢。

    准备悄然离开钢城的北方工业报记者刘红梅就是带着这种不甘走的。

    她是在报纸上写李学武玩物丧志,可没想到反手就被打了脸。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她还是很佩服李学武为人处世的能力。

    她本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