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听说你处对象了?  饮食男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08章 听说你处对象了? (第1/3页)

    “他扛?别闹了——”

    王珉撇了撇嘴角,一边收拾着办公桌上的文件一边说道:“扛不住的。”

    “你想吧,这4号炉都烧走多少人了,他身板可堵不住这个大窟窿。”

    “说的吓人闹怪的——”

    周佩兰不满地瞪了他一眼,道:“你要是闲的没事干就来帮我的忙。”

    “帮你?我哪有那个能耐。”

    王珉站起身,将一份文件递给了李慕亲,道:“你不知道我最受不了这个,尤其是白事的哭声,啧啧——”

    这么说着他还啧啧出声,好像是在惋惜什么,又好像故意夸张似的。

    周佩兰懒得搭理他,转头看向周令华,伸手敲了敲他的办公桌说道:“令华,这一周就麻烦你了,我没辙了。”

    “没事,早就习惯了。”

    正在看文件的周令华抬起头,笑了笑说道:“张主任已经跟我说了。”

    他拉开抽屉,取了早就准备好的保温杯递给周佩兰,道:“送你的。”

    “呀!是红星一号标准款!”周佩兰惊喜地接过保温杯仔细打量了起来,嘴里问道:“你哪里弄来的?”

    “领导给的,我用不到。”

    周令华脸红着低下头,解释道:“你现在要出外勤,多喝热水。”

    “谢谢你了,令华同志。”

    周佩兰十分感激地看着他说道:“你知道我早就想要这个了,问了好多人都没有渠道,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无以为报,以身相许好了——”

    王珉站在李慕亲办公桌旁交接着工作,听两人的对话顺嘴来了一句。

    李慕亲的眼神也是怪怪的,两人对视一眼更是嘿嘿嘿地笑了起来。

    “呸——”周佩兰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嗔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你就不能学学令华?”

    她瞪了王珉道:“这关心同志的优良作风怎么从你身上就找不到呢?”

    “哎——是你没看见。”

    王珉看向李慕亲挑眉说道:“我又不喜欢你,凭什么关心你啊。”

    “找死了是吧你——”

    周佩兰眯起眼睛狠声道:“你要是皮子紧了就直说,我帮你松松。”

    “我又没说你,凭什么。”

    王珉调侃道:“我这儿跟李慕亲说话呢,是吧,慕亲同志?”

    “她打你我可不拉着。”

    李慕亲见周佩兰跟小公鸡似的,嘿嘿笑着说道:“要动手别在我跟前儿,我怕崩身上血。”

    “呦,好热闹啊——”

    就在办公室里几人玩笑的时候,办事员马宝森抱着一大摞文件走了进来。

    他意外地看了周佩兰一眼,问道:“你不是去做家属工作了吗?怎么还在这里?”

    “工作不交接啊?”周佩兰拿着心心念念的保温杯往外走,顺手敲了他抱着的文件一下,道:“好好工作啊。”

    走到王珉身边时还怼了对方一杵子,也不顾王珉龇牙咧嘴,她瞪着眼睛警告道:“再敢蓄意破坏我和周令华同志之间纯洁的革命友谊就不止这样了。”

    “啊——”王珉看着她离开的身影叫嚣道:“你们都当我瞎啊?”

    “怎么了这是?”马宝森撂下文件,刚转身便见周令华拿着文件往外走,出门的时候还瞪了王珉一眼。

    王珉不以为意,看向他挑眉问道:“宝森同志,最近你有没有发现周姑娘同周小伙有什么不一样了?”

    “什么周姑娘周小伙的?”

    马宝森疑惑地瞅了瞅他,又看了看门口,好像明白了什么。

    “哼哼——走着瞧。”

    王珉撇嘴道:“这两人要没点什么,我王字倒着写!”

    “那不一样嘛——”

    马宝森呵呵笑着说道:“你这王字倒着写不还是个王字嘛。”

    “去——净捣乱——”

    王珉不满他的调侃,好笑地白了他一眼,而后想到了什么,瞅着他挑了挑眉毛,问道:“你出去一圈听没听见点什么?”

    “听见什么?”马宝森站在办公桌旁抱怨道:“我都快要忙死了,哪有工夫听人家说什么。”

    “咱们的宝森同志就是这样。”

    王珉端着自己的大茶缸子眉飞色舞地学着老同志的样子讲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干工作,是不是?”

    “我看你真是闲的——”

    马宝森撇了撇嘴角,这间办公室里就属王珉的嘴最碎了。

    不过说起来,还真得是王珉才让大家知道了更多的小道消息。

    你甭管这消息是不是小道来的,只要他能说的明白,说的准确就行了。

    王珉同周佩兰、周令华和李慕亲一样是从集团调来的,四人都大学生。

    这间办公室在冶金厂,但这四人连同办公室主任张兢以及办事员马宝森的组织人事关系是在集团人事处。

    他们的工作岗位是集团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为秘书长服务的。

    正因为组织关系和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他们这几人在冶金厂机关里属于另类的存在。

    平日里他们也不跟其他办公室乱窜,相处下来关系十分的友善。

    就连话多的王珉都不讨人嫌,说说闹闹大家都当他是话痨。

    不过要说关系好,还得是王珉和李慕亲,因为周令华喜欢周佩兰。

    有过办公室恋爱经验的人都知道,当出现办公室恋情的时候根本瞒不住,因为大家都会主动跟你们划清界限。

    这种反应也针对偷情。

    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跟女秘书和女下属偷情的读者一定知道这一点。

    当周令华自以为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向周佩兰示好的时候,王珉和李慕亲就成了办公室里看热闹的那一对。

    “哎,你说刘厂长会咋整?”

    李慕亲想起了刚开始的话题,一边工作一边问了王珉。

    王珉则是冷笑了一声,道:“还能咋整,领导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现在4号炉的问题一下子爆发出来,根本不是死了一个设计师的事。”

    他走到茶柜边给自己的大茶缸子里倒了些热水,讲道:“你瞧着吧,要说这件事背后没有人搞鬼我王字……”

    “领导就听之任之了?”

    李慕亲不想讨论他的姓氏该怎么写,他只想知道报纸会怎么写。

    “那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白费?怎么可能呢。”

    王珉将印有红色“先进个人”字样的茶缸子放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坐下后讲道:“领导本来就不支持他。”

    “怎么可能呢——”

    李慕亲惊讶地回过身,挑眉问道:“如果领导不支持他,又怎么会给他这么长的时间来调查这件事。”

    “你好好想想。”王珉一副天知地知我全知的模样看着他讲道:“如果有领导的支持,这件事能查这么久?”

    “正因为领导不支持他,才让他查了这么久。”

    他嘴角微微上扬,道:“否则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篓子。”

    “这个我还真是……”

    李慕亲表现出了足够多的惊讶,因为他从未想过这一点。

    马宝森不同两人的话多,只是竖起耳朵听着,这是他师傅教给他的。

    这间办公室里除了他以外全是科员级,而他距离这一级还有三级。

    说白了,他就是这间办公室里打杂的,只不过有个好师父罢了。

    他表现的勤奋严谨,才能得到这些人的信任,否则早就被玩死了。

    你当这些大学毕业生就都是好玩意了啊?

    王珉他们来辽东以前已经在集团多个处室和部门实习过了。

    你想吧,能转多个岗位,并且得到秘书长的欣赏,能是简单货色?

    说王珉话痨,别以为这人就不靠谱,他可精明着呢。

    能及时获得别人打听不到的消息,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况且他总能将这些事情分析的头头是道,你能说他不靠谱?

    刚刚两人的谈话马宝森都听见了,他却知道不是李慕亲没想到,而是对方不敢想,更不敢像王珉这样说出来。

    李慕亲的父亲只是个工人,而王珉的父亲是京里某个企业的干部。

    不要问王珉为什么不去他爸的单位,他当然不会说他父亲为了把他安排到红星厂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力气。

    昨天记者堵门的事件终究成了阴云密布,整个办公区都很压抑。

    今天的报纸上没看见什么有关于昨天那件事的消息,但备不住明天就有了。

    今天没有可能是某些环节出现了卡顿,但不代表所有文章都发不出来。

    一旦有人先发表,势必会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现在集团宣传部门一定是在发挥作用,阻碍这种消息的传播。

    可挡不挡得住就不知道了,真出了事大家都会受到影响。

    毕竟事情就发生在钢城冶金厂,一旦上面怪罪下来,谁承担?

    秘书长是集团在辽东的主管领导,他的责任躲都躲不掉。

    李学武一旦受到责罚,甚至调回京城的话,那整个辽东工业都将面临着洗牌的风险。

    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昨天那件事,乃至是记者来访绝非偶然。

    昨晚发生的事,那些记者竟然比秘书长先到的单位,甚至提前知道了一些内幕,这正常吗?

    ——

    11月24日,京城红星轧钢厂正式关闭,集团已经完成注销公示手续。

    而钢城红星轧钢厂所有车间进入正式生产程序,与辽东工业接轨。

    接下来钢城轧钢厂将作为辽东工业序列组成接受一机部配属的生产任务。

    不过受之前合作条件约束,钢城轧钢厂会将新京一厂作为帮扶对象,共同完成京城工业的轧钢生产指标。

    说是帮扶,说是共同完成,其实就是给新京一厂兜底。

    京城工业用几千个安置指标拿到了红星钢铁集团的承诺。

    一座京一厂能养活多少人,几千个安置指标算什么,挤一挤哪都能放下。

    轧钢厂的邝玉生再没有时间悠闲地来李学武办公室喝茶,多重任务压的他团团转。

    而集团也传来了好消息,在与京城二汽完成合作签约后,又同首汽完成了合作签约,李学武负责的两个大项目全部实现了预定目标。

    只是这种喜讯在4号炉事故的影响下有些黯然失色,甚至没人主动提及。

    李学武更不会给自己表功,除了关注4号炉的调查结果,他还得忙冶金厂和辽东工业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