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福禄寿阿哥  清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1章 福禄寿阿哥 (第2/3页)



    官当的越大收入才能越高,收入多这利钱才能准时打到账上,所以,为了那巨额利息,福长安也要拼命将赵安往上提。

    反正,这小子官当的再大,也不过是他与和珅的门下走狗而矣。

    阿桂同几位军机大臣脸上都挂着笑容,不过眼神中都有好奇,显然想知道和珅提拔上来的这条狗到底有没有真材实学。

    王爷们则纯粹看热闹,反正,他们本来就是过来当吉祥物,衬托爱新觉罗这个大家族无比和谐的背景板。

    赵安,动了!

    “皇上垂询,奴才惶恐!”

    微微欠身后,赵安开始“答卷”。

    “奴才名有禄,乃父母盼奴才能得朝廷俸禄,光宗耀祖!然,奴才窃以为天下之禄其源在皇上、其本在社稷、其用在黎民。皇上乃天子,代天牧民,故皇上之福即天下之福;皇上之寿即江山之寿。”

    嗳!

    第一个眼前一亮的就是四傻子福长安:嗳吆喂,这小子有点水平啊。

    王公大臣们也被赵安这开场话“惊艳”到,不少原先想着看赵安出丑的官员纷纷露出诧异之色。

    赵安这开场白说白了就是抓重点,搞突出。

    大清朝最大的重点就是老太爷,所以,只要把大清朝的事统统跟老太爷联系在一起,突出老太爷的重要性,阅卷老师再不喜欢也得给个及格分。

    这叫震治正确。

    怎么说呢,就算下面没了,一百分的作文也有六十分。

    下面肯定还有啊!

    利用开场白后的间隙,赵安略微一顿用心在脑中组织语言,以一种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与年纪和经历似乎不太相符的沉稳,朗声道:

    “《尚书》有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皇上御极五十余载,文治武功冠绝古今,十全老人古未有之!

    皇上至德感天,故而上天赐福于我大清,使我大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奴才看来,此即为守福之根本!

    誓死守护皇上,便是守我大清万世之洪福!”

    听懂,掌声。

    亏的赵安来京师途中死记硬背了几本经典中经典语录,否则,别尚书有云了,就是侍郎说啥他都不知道。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相当漂亮了,漂亮到纪老胖子刚进嘴的那口酒差点喷出来:辣你妈妈!

    罗锅刘脸颊也为之一抽,一脸不可思议状。

    王公大臣们的反应不提,和珅绝对是一脸捡到宝的样。

    赵安这答案引经据典,格局也极其宏大,点明给大清守福的根本就是要誓死守护老太爷,你说这答案老太爷他能不乐么?

    乐,乐的就差拿放大镜仔细再瞧瞧有禄究竟长啥样。

    “至于为百官增禄,”

    赵安继续表现。

    侃侃而谈:“奴才以为百官之禄皆皇上信重!皇上圣明烛照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各尽其才,各安其分。

    百官得其应得之禄,自当兢兢业业勤于王事,使我大清国富,使我百姓民强,如此,百官之禄亦当增之,奴才之禄亦在其中!”

    这个回答的核心是将“增禄”拔高到吏治层面,强调老太爷只要公正赏罚,百官自当尽力办事,国家有钱了,工资肯定要上调。

    总之,百官工资升还是降都是由老太爷掌握。

    再次突出老太爷的重要性。

    这回,连阿桂都微微抬眼多看了赵安一眼,同时有些疑惑的瞥了眼和珅,大概是在想和珅什么时候看人用人的眼光变高明了。

    眼前这个赵有禄可比当年那个国泰强多了。

    纪、刘这对胖瘦组合再次交汇的眼神也发生剧变,不是先前看笑话的样子,而是变得十分凝重。

    “说的不错,那如何为朕延寿呢?”

    老太爷脸笑得能插上一朵花。

    和珅则以一种高度肯定的眼神鼓励赵安继续说下去。

    因为,“延寿”才是老太爷最关心的。

    上面两个问题答的再好,这个问题答不好,统统不及格。

    “皇上,仁者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