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这下真成阿哥了  清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2章 这下真成阿哥了 (第1/3页)

    乾清宫的除夕晚会办的很成功,很盛大,很热闹,很团结,最后在一片烟火声中圆满结束。

    这场晚会收获最大的肯定是新鲜出炉的“福禄寿阿哥”赵安了,虽然职务上没有具体调动,但老太爷这幅墨宝无疑是继遏必隆刀、双眼花翎、黄马褂之后的又一金丹期极品法器。

    四法器的威力,元婴初期的总督大人、部堂大人都不敢惹他。

    赵安打算回安徽后就把老太爷的墨宝装裱起来挂在办公室墙上,早中晚各诵三遍,以示对老太爷的无限忠诚。

    不过晚会结束后赵安并没有回安徽试馆休息,而是与其他官员一起在午门外等待正旦大朝会。

    正旦大朝会一年一度,跟除夕晚会一样都是重大活动,不过举办地在太和殿。

    朝会并不讨论任何政务,完完全全的礼仪活动,每年都要举办。

    老太爷如今基本不上朝,但正旦大朝会却是无论如何也要参加的,一是通过大朝会向蒙古王公、外邦藩属展示大清朝的强大;二也是通过大朝会告诉天下人朕这个皇帝身子骨还行,你们别多想。

    大朝会结束,百官们才算正式开启春节假期。

    挺长,十五天,过完元宵再上班。

    时辰未到,天色也依旧黑着,没有暖轿的赵安在寒风中冻的直哆嗦,估摸此时温度当是零下十几度的样子,于这鬼地方又毫无遮挡,真正的活受罪。

    除了王公大臣和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有特殊照顾,其他官员哪怕是纪老胖子和罗锅刘都得在寒风中老实呆着。

    藏在怀中的老太爷墨宝显然无法暖和赵安的身子,为了不让自己冻僵,赵安只好不停跺脚,可牙齿还是不住打颤,手指更是冻得发紫,与先前在乾清宫大殿的春风得意判若两人。

    好在,半个时辰后也就是卯时正,午门钟鼓突然齐鸣,紧闭的午门也缓缓开启,百官在礼部工作人员组织下依序而入前往太和殿参加大朝。

    参加大朝会的王公大臣还是昨晚参加晚会的这批,不同的是多了一些披着袈裟的喇嘛。

    全程都由礼部的人负责,使得这场大朝会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贺词都有严格规制。

    昨晚能在舞台中央大出风头的赵安,这会却依旧跟个喽罗似的站在殿尾,只能远远望着在和珅搀扶下步入上殿的老太爷。

    接下来是系列冗长的朝贺仪式,持续了近两个时辰,不知跟着磕了多少头的赵安双腿早已麻木,因此当听到散朝二字时,就跟前世周五听到放学铃声般激动。

    出宫后找到等了一夜也受了一夜活罪的徐霖等人,双手在脖子里捂了又捂,这才艰难翻身上马回去。

    到了安徽会馆,困的不行的赵安并没有急着钻被窝补觉,而是让徐霖将所有随行护卫召到一起,让杨小栓将事先准备的压岁钱给众人发了。

    不多,一人五两,全是赵安一番心意。

    会馆的钱主事和杂役们也有,馆内顿时喜气洋洋。

    赵安去睡觉前安排杨小栓、钱主事张罗一顿丰盛的午饭让护卫们在这严寒的北方过个丰年。

    他就不吃了,两眼皮老往下耷,撑不住。

    安排妥当后就迫不及待回屋睡觉,因为没有得到通知什么时候可以回安徽,这几天他只能在试馆等通知,估计老太爷可能还要单独召见他一次问问安徽的情况。

    昏昏欲睡之际,门外却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赵安无奈强撑精神开门,结果发现敲门的是钱主事,边上则着一个内务府的笔帖式。

    小栓也站在门外。

    看到赵安,那笔帖式忙一脸急色道:“请大人收拾一下,皇上召您入宫参加家宴呢。”

    “家宴?”

    赵安一愣,下意识问了句:“本官乃外臣,如何能参加皇上的家宴?”

    继而给了小栓一个眼神,小栓心领神会摸了块五两银锭塞在那笔帖式手中。

    笔帖式不好意思收下,低声道:“皇上刚才同和中堂、福中堂他们闲聊时,突然问了一句朕的福禄寿在哪,这不,和中堂就命小人过来请大人进宫。”

    咦,老太爷这就把我放心上了?

    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