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章 问题出在哪里?  清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8章 问题出在哪里? (第1/3页)

    遏必隆刀是真断了。

    当初砍崩三个豁口中最严重的那个在某天深夜因为年纪太大原因自裂了。

    毕竟,一百多年的老物件。

    问,赵副都统为啥不把遏必隆刀修一修?

    答,不能修。

    因为,修好了得上交。

    根据相关规定,遏必隆刀的使命已经完成,持有者必须尽快上交。

    赵安没有霸着遏必隆刀不放的念头,所以去年就如实上报朝廷此刀已废。

    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相关机构要求他将刀上交。

    可能是觉得刀都废了还交了干嘛,又可能是负责军机处的和珅没将此事告知老太爷,又或许是想让赵安把刀修好再上交。

    但赵安出于某种目的不肯修,结果就是这把废了的宝刀依旧在赵安手中。

    拿出来砍人是不行了,但吓唬人却是可以的。

    会开完了,会议的相关内容却是要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的。

    还不能别人去,得赵安自个去。

    下午,赵安就去了和珅府邸,结果和珅不在家,去军机处当值了。

    元宵已过,各大衙门都已解印开始正常工作。

    长达半个月的假期导致大量公文奏折积压,军机处忙的团团转,各大衙门的部堂们同样也是忙的连水都顾不得喝。

    赵安见到和珅时,和珅正在处理广东粤海关监督常福的一道公文。

    关于今年十三行牌照续签的事。

    十三行是广东十三家获得内务府许可专门从事西洋贸易的商行,其营业牌照三年一审一签,只有审签过后才能成为指定“洋商”。

    牌照归内务府审批,总管内务府大臣就是和珅。

    用公司管理办法形容和珅与十三行关系的话,那和珅就是董事长,十三行则是十三家分公司经理。

    十三行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数千万两白银,仅茶叶一项去年出口就高达一千余万两,以一两收十两卖计,光茶叶一项十三行的利润就高达千万两!

    出口之巨便使得广东粤海关每年正税高达百万两左右,名符其实的大清第一关。

    实际除正税外,十三行每年还须向包括董事长和珅在内的各级官员“分红”数百万两,如行商潘振辰上次在续签牌照时就一次性向和珅送了五十万两白银。

    前年行商伍秉鉴为了平息一场官司向朝廷捐献八十万两,其中大部流向和珅。

    任何人想成为新的行商,或是想拿到更好的贸易份额,都必须打点和珅。

    和珅也不单单是收取这些行商的孝敬,也在各家入股,每年光是西洋贸易这一块就能给和珅带来千万两白银的财富。

    贪污受贿所得同和珅在贸易上的收入相比,不值一提。

    其案发后被查抄收没的所谓产业铺子不是普通人以为的铺子,而是一家家世界五百强规模的大型集团企业。

    做生意这块,如今的大清朝还没人能与和珅相提并论。

    “奴才请中堂安!”

    赵安进门一丝不苟行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