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通杀!  清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4章 通杀! (第1/3页)

    永锡肯参与赌局自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这一脉始祖豪格本是太宗嫡长,然却与帝位失之交臂,虽顶着世袭罔替的帽子,但空有尊荣却无实权,乾隆朝甚至连议政的资格都被剥夺,成为真正的闲王。

    巨大的心理落差与政治上的失意,使得历代肃亲王都将精力从朝堂转向拼命捞取财富,一方面是为了维持王府庞大的开销和体面,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一种另类的宣泄。

    鑫盛宝局这京中第一赌坊,便是这种心态下的产物。

    作为事实上的大清第一赌王,永锡本人却从来不赌,他更喜欢站在二楼的暗阁里,透过雕花窗格俯瞰下方喧嚣的赌场。

    看那些赌徒时而狂喜、时而绝望的表情,看输红眼的赌徒为了一局胜负押上最后身家的疯狂

    而他,虽然不赌,但永远是最大的赢家!

    那种掌控全局,甚至可以拿捏个人命运的快感才是肃亲王最陶醉的。

    赵安通过仪郡王永璇提出的“国本赌局”利润有多大,永锡用屁股都能想到,他肯定赌局只要一启动就是能撬动金山银海的杠杆。

    莫说百万两,千万两也是能滚起来的!

    因为这不是一场定输赢的赌局,而是一场将持续三年时间的旷世豪赌,随着时间推进,参与的人将不再是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商家富贾,而是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全民狂欢”。

    皇上他都老糊涂这样了,就算听到风声又如何?

    所有人都赌了,就是所有人都没赌。

    如何全身而退,永锡有的是办法。

    替罪羊这东西,哪朝哪代他也不缺。

    刑部大牢那边年年买人替死呢。

    因此永锡压根不担心事泄。

    但这只是永锡决定参与惊天赌局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永璇先前转述的那句话深深触动了他——“借投注知人心,辨风向。”

    满朝文武,谁心中不对储位有所揣测?谁不想在新朝到来前就把队站好?

    肯给自己看中的人下注,意味当事官员必定心向看中之人,说不定暗中早就表达效忠之意了。

    所以这个赌局表面上赌的是银子,暗地里赌的却是很多官员的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

    而每一个赌客的选择都瞒不过庄家的眼睛。

    赌客下注是采用仿照盐引、茶引形制的不记名凭证,这些凭证在外人眼里是很难追查来源,就是压根不知道是谁下的注,如此可以让赌客安心下注,不必有任何顾虑。

    但只要是人做出来的东西,又岂能真查不出来源!

    暗记这东西,不懂行的人给你看半天都瞧不出蹊跷。

    因此,对于一直被排挤在权力核心之外的永锡而言,这场惊天赌局或许是一个能改变现状的绝佳机会。

    风险固然巨大,但潜在的回报已远远超出金银的范畴。

    押对了恭喜,押错了就是把柄。

    地位越高,这把柄的份量就越重。

    既然大清第一赌王肃亲王明确表态愿意做庄,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直接开始实质筹划这赌局如何运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