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燕家器冢 (第3/3页)
带过的历练经历。
许久之后,才切入正题。
“阿寻,我此番前来,一是看望老朋友,叙叙旧,二来也是想再拜访燕氏,想去祭奠你们燕氏的一位前辈。”
燕寻放下茶盏,带着几分好奇:“哦?哪位先辈?”
“只要是在族谱上有记名的,我应当或多或少都有些印象。”
宋宴的口中吐出了两个字:“燕伯。”
燕寻听了这个名字,露出了恍然的神色,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宋宴问道:“对了,先前那爷孙俩,就是燕伯前辈的后人,当初我还让他们给你带了封信。”
“嗯,他们如今应当是在分家的一处炼器产业……宴哥要去看看他们吗?”
“啊那倒不必,如今认祖归宗,平平稳稳,还是不要打扰了。”
宋宴问道:“不过,为何是在分家?”
听闻宋宴的问话,反倒是燕寻有些古怪:“那位燕伯前辈,就是出身分家。”
“这……”
这个,宋宴倒还真是有些意外,此前一直都下意识地认为,燕伯前辈是宗家子弟。
吴朵看了看燕寻,似乎也想起来这个燕伯前辈是谁。
很显然,这位前辈的名气很不小。
在当时的年代,曾经有过风光无限的时候,可后来顽固不化,异想天开,最后郁郁而终,晚年凄凉。
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一直以来,都有在燕氏之中流传。
前几年,那爷孙俩认祖归宗,有关于燕伯的传闻,又一次被闲人挖掘出来,在族中流传了一阵。
提起这个人,燕寻的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和尊敬:“宴哥能记住他,还专程来祭拜,真是有心了。”
“我这就跟爷爷通禀一声,咱们边走边说。”
燕寻取出家族令牌传讯:“我爷爷这些年不知怎么了,也特意去翻阅过燕伯外祖留下的手稿,我想他肯定知道。”
三人离开酒楼,踏上山道。
山风裹挟着浓郁的花香草气扑面而来,这条路宋宴很多年前走过一次。
有燕寻在前引路,一路上畅通无阻。
穿过规模宏大的铸剑山庄主要建筑群,越往山的另一侧行去,环境越发僻静清幽。
最终,他们来到一处被青翠古木环抱的幽谷入口,这个地方,离当年那存放旧物的那个废弃旧剑庐所在并不远。
谷口处,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负手而立,身着朴素灰袍,正是燕寻的爷爷,燕里。
此前的闲谈之中,延续告诉过宋宴,这位老爷子,已经脱去族中诸多事物,正在半养老状态。
他见到三人,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宋宴身上时,眼中透着一丝赞许。
三人上前行礼,宋宴也不例外。
“晚辈宋宴,见过前辈。”
老人家虚扶了一下:“不必多礼。我比你虚长几岁,便唤你一声宋小友。”
“小友远道而来,祭拜我族外祖,老夫代表燕氏,心领此情。”
“前辈言重了。晚辈只是机缘巧合之下,与燕伯前辈有些渊源,特来祭奠。”宋宴谦逊地回应。
“随我来吧。”
燕里一边带路,一边说道:“燕伯先祖,本是分家,按说是不能葬在宗家墓园。”
“但他年少成名时,燕氏百废待兴,为燕氏作出过不少贡献。”
“当年,族中甚至还曾经许配给他一门亲事,与宗家的小姐成婚。”
“但他拒绝了。”
宋宴听着,心中回想着两仪界中的那道执念。
很古怪的一个人。
“不过,后来族中念及他从前的贡献,还是将他的坟,搬迁到了宗家墓园,而且还是器冢。”
所谓器冢,可不是寻常坟茔,而是燕氏为了纪念那些技艺精湛,或有特殊贡献的先辈所设的安息之地。
它藏于幽谷最深处,依山壁开凿,石阶盘旋而下,沿途可见一些古朴的石碑、剑架,甚至是巨大炉座残骸。
象征着前辈炼器师们魂灵归于天地,亦表族中后辈对先辈精神的追思。
行至一处平整石台前,老者停下了脚步。
石台背靠青岩,略高于周围地面,一枚黑色矿石,嵌入岩根。
矿石表面被打磨得平整,其上没有任何繁复雕饰,只用一种浑厚凌厉的字体,刻着两个大字。
燕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