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1000亿美币的产年值?陈延森:那印钞厂的事? (第2/3页)
提议道。
陈延森看了看他被晒得黝黑的脸颊与脖颈,轻轻一笑,随后摇了摇头。
借助神识,他看到一辆黑色奥迪缓缓驶来,而坐在汽车后排的人,正是庐州中枢司的负责人——孟远志。
眨眼间的功夫,那辆黑色奥迪便稳稳停在了园区门口。
陶静文率先下车,从车后绕行半圈,继而为孟远志拉开车门。
许久未见,年逾五十的孟远志丝毫不显老态,仍然像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身深色夹克映衬出沉稳的气度,步履稳健地朝陈延森所在的方向走去。
两人还隔着十几米远的距离,孟远志就挤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望向陈延森的眼神里,透着毫不掩饰的满意。
他万万没想到,星源科技分明是一家Fab工厂,转头却造出了EUV光刻机和五轴数控机床。
投一笔钱,收获多项尖端科研成果,这买卖实在太划算了!
孟远志快步走近,一把握住陈延森的右手:“说实话,当初拍板给你80亿补贴时,我心里虽有底气,其实也捏着一把汗。
毕竟Fab工厂的投入大、周期长,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出效益。
可你倒好,不仅拿下了28纳米制程的生产工艺,还硬生生啃下了EUV光刻机和五轴数控机床这两块硬骨头!”
他是徽安省一哥,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也很正常。
陈延森笑着回应道:“恭喜孟先生赌赢了!”
“哈哈哈,我确实该感谢你,没有让我输,否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看我的笑话。”
孟远志微微一叹,唏嘘说道。
赢了是赌神,输了是烂赌鬼。
绝大多数的人不怕赌,只是怕输而已。
“现在没人看笑话了,反倒是多了一群得了红眼病的人。”陈延森戏谑地打趣道。
这话说得孟远志极为高兴!
孟远志握着陈延森的手,力道又加重了几分,目光灼灼地扫过眼前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厂区,最终落回到陈延森脸上,语气带着感慨与期待:“之前总有人说,咱们内陆省份搞半导体没优势,比不上沿海的产业链配套,破晓 A220 EUV光刻机一出,谁还敢说这话?”
“孟先生,请。”陈延森侧身引路,对一旁的姚传强递了个眼色。
姚传强立马心领神会,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的心情,走在一行人的左侧,为陈延森和孟远志讲解一期工程的功能区。
“我们当前所处的是项目一期核心区,这座Fab主厂房,占地面积是3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4万平方米,严格按照国际最高标准的半导体洁净车间设计建造的。
它的主体结构和外围洁净区已经全部完工,内部核心设备正在分批进场安装调试。”
姚传强显然做过功课,言语清晰,数据张口就来。
众人沿着预设的参观通道向前走。
陈延森适时补充道:“一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将直接创造超过5000个高新技术岗位,工程师和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将高达70%。”
“5000个高质量岗位”孟远志听后,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然后看向陈延森说道:“这不仅能极大缓解本地高端人才的就业压力,更是一个强大的人才磁极。”
陈延森应了一声道:“孟先生说得对!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星源科技正在与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洽谈,准备共建联合实验室和人才定制培养计划,进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孟远志点了点头,马上表态:“要是遇到阻塞的节点,尽管开口。”
言外之意,他愿意为星源科技协调教育和学术圈的资源。
陈延森笑了笑,并未拒绝,大大方方地应下。
紧接着,行至一处巨大的观景窗前,可以俯瞰整个生产区域。
姚传强适时同步道:“这片是晶圆制造的核心动线,从左到右依次是扩散区、光刻区、刻蚀区和离子注入区,每个区域都配备了双重冗余系统,哪怕单一设备出现故障,备用设备能在30秒内无缝衔接,确保生产不中断。”
“陈总,是我心急了,应该等星源科技投产后再来才对。”
孟远志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