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8章 寒窗苦读十六年,工资不如干保姆?千万级的用人市场!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98章 寒窗苦读十六年,工资不如干保姆?千万级的用人市场! (第1/3页)

    2014年,国内从事保洁、保姆、月嫂等家政工作的人员数量,并没有一份精确的行业数据。

    具体人数究竟是2000万,还是1000万,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原因也很简单,这群人流动性极强、绝大多数连社保都没有交过,如何统计?

    而筷跑跨界进军家政服务业的举动,也被不少网友视作不务正业。

    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给家政从业者交社保、买保险,这笔钱总得有来源,说到底,还不是要抽成扣点?

    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第一想法,所以裴毅在推进家政频道的筹建时,过程很难。

    因为招不到人!

    就拿常见的情况来说:雇主给保姆开出5000元的月薪,按以往通过中介机构的模式,保姆通常只需要交一笔中介费,后续每个月的5000元工资都能一分不少拿到手。

    既然如此,凭什么要把钱拿出来,让筷跑来分配?

    但在地推团队和培训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筷跑还是成功签下了首批8000多名家政服务人员,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家政服务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全职或兼职模式。

    其中,兼职模式与传统中介模式并无区别。

    而全职人员则会被筷跑视作自家正式员工,由平台负责提供底薪,此外还涵盖社保、商业保险以及绩效奖金等一系列福利。

    与此同时。

    沪城,位于广兰路的一处筷跑家政招聘点。

    四十二岁的李佳凤站在门口,双眼紧紧盯着易拉宝上的宣传海报。

    “筷跑家政:月薪6000元到20000元,每月四天带薪休假。”

    20000元?

    真的假的?

    她是安徽人,之前在赫比电子厂工作。可厂里不提供住宿,工作还得12小时两班倒,比她在老家种田还要辛苦。

    就这样,她硬撑了一年多,最后还是提桶跑路了。

    接着又在工地后厨干了两年,每天负责做一些稍微沾点荤腥的大锅菜。

    前两年,她听人说,去给别人当住家保姆,一个月至少能挣5000元,并且管吃管住。

    只要自己不胡乱花钱,一年攒下六万块是十拿九稳的事。

    所以,她找了一家中介,顺利找到了一份住家保姆的工作。可因为她不会用很多家电,才干了几天就被辞退了。

    没办法,她只好报了个学习班,简单学了学洗衣机、微波炉、空气炸锅的用法,这才重新找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

    谁知上一任东家又嫌她嗓门大,做卫生也不够细致。

    因此,她又丢了工作。

    “大姐,外面风大,如果您想了解,可以进来坐坐。”

    姚玉坐在屋内,余光瞥见门外踟蹰不前的李佳凤,随即走了出去,笑吟吟地说道。

    “妹妹啊,这上面写的工资,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李佳凤指着身前的易拉宝问道。

    “当然是真的!筷跑家政和筷跑外卖、筷跑买菜都属于同一家公司,大老板都是陈延森。”

    姚玉立刻接话道。

    陈延森?

    李佳凤心里暗忖,这人她倒是听过,据说口碑不错,是个好老板。

    而且,她现在用的手机还是女儿给买的,好像就是陈延森公司旗下的产品,叫什么“青橘子”来着。

    想到这里,李佳凤点了点头,跟着姚玉走进了办公点。

    刚一进门,她就看见十几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正在咨询。

    不远处的教学区里,有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正带着几位阿姨学习怎么用智能洗衣机。

    “妹妹啊,你们这里还有培训吗?”

    李佳凤好奇问道。

    “我们公司的每一名全职家政人员都得学习一个月,包括家电使用、卫生打扫、整理衣服和学习普通话等,必要的岗位还得学习驾驶和英语。”

    姚玉招呼李佳凤坐下,并帮她倒了一杯温水。

    学英语,学开车?

    妈呀,难怪人家敢标2万元的薪资!

    李佳凤暗自咋舌。

    “大姐,我是筷跑家政的运营姚玉,您怎么称呼,以前做过类似的工作吗?”

    姚玉主动开口问道。

    “姚老师您好,我叫李佳凤,今年四十四岁,干过两年住家保姆,做饭、打扫卫生和照顾老人都没问题,您看我能找到月薪几千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