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0章 我不是项羽,黎家也不是刘邦,想吃饭,得看陈总脸色!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00章 我不是项羽,黎家也不是刘邦,想吃饭,得看陈总脸色! (第1/3页)

    深夜的港岛,丽思卡尔顿118层。

    透过落地窗,可将整个港岛的夜景尽收眼底,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像撒在海面的碎钻,远处太平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陈延森只穿了一条平角泳裤,正在室内泳池里来回游动着。

    宋允澄斜倚在水池旁的休息区,手中端着一杯西瓜汁,小口抿着。

    在她眼里,陈延森在水里游动时,姿态矫捷得像一尾旗鱼,也难怪上次在沪城,他敢毫不犹豫地下海救人。

    其实她也会游泳,只是水性远远不及陈延森。

    不知过了多久,陈延森终于从泳池里出来。

    一旁待命的安保人员见状,立刻递上一条干净的浴巾。

    他随意擦了擦身上的水珠,便径直走向宋允澄。

    小橙子闻声抬头,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虽然已经看过无数遍,可每一次见,她依旧觉得百看不厌。

    猿背蜂腰,长腿笔直,肌肉线条清晰流畅,不夸张、不突兀,该有的弧度与轮廓都恰到好处。

    看上去没多少力量感,但宋允澄心里清楚,自己到了陈延森手里,就像个娃娃似的,能被对方单手操控。

    “师父,明天除了要去港交所参加问询会,下午长江实业的黎泽钜还约了你去粉岭打高尔夫。”

    不等陈延森开口,宋允澄便主动把行程同步了出来。

    如今森联资本的体量不断增长,陈延森的董事助理部也随之发展壮大,单是专门协助他处理集团日常管理事务的人员,不算孟云,就已有六人之多。

    “嗯,我知道。”陈延森一屁股坐下,点了点头说。

    此前他与黎家交集不多,不过是在少数投资项目上有过间接关联。

    像黎家投资的Facebook,恰好是Mimo的竞争对手;还有Spotify,黎家与森联资本也各自持有一部分股权。

    这一次,陈延森刚准备动身来港岛,就接到了马文腾的电话。

    电话里,马文腾十分坦诚,直言自己是受黎泽楷所托,想为他和黎泽钜牵线搭桥、交个朋友。

    可商人之间哪有什么友谊可言?

    说白了,有利可图时才是朋友,无利可图时,便是路边一条。

    陈延森稍作思考,索性答应了下来。

    一来,小马哥的面子要给;二来,他也想见识一下,能在港岛屹立多年不倒的黎家,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宋允澄看着陈延森漫不经心的表情,轻声提醒道:“我查了黎家最近三年的全部投资动向,他们在新能源领域动作频频,先是收购了两家澳洲锂矿企业的少数股权,去年三月份又联合高盛向一家德国固态电池公司注资了五亿欧元,总投资超过了40亿美币。”

    听了这话,陈延森的眼底闪过一抹赞许,随即笑着说道:“你倒是把功课做足了。”

    财阀真正的财富增长路径,并非依赖技术创新,而是通过金融运作、资产配置与资源整合,构建起产业生态闭环。

    不难看出,三年前的黎家就盯上了新能源行业的增长前景,特意提前囤积锂矿以抢占先机。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深蓝电池会横空出世,一举垄断高端消费电子、储能及动力电池三大领域,直接让他们的计划彻底落空。

    至于德国那家固态电池公司,虽说科研实力尚可,但跟深蓝科技一对比,瞬间就成了不值一提的中低端资产。

    因为只要深蓝电池存在一天,其他的锂电池企业都只能算是“太子”,永远成不了电池行业的“新王”。

    陈延森稍作停顿,继续往下讲:“锂矿是新能源电池的核心原料,而在这之前,固态电池技术也一直是主流的研发趋势。

    黎家的规划相当缜密:既牢牢攥住资源,又把控着技术方向,再联合高盛这样的金融机构撬动资本,如此形成的产业闭环,完全能让他们在新能源赛道上稳坐钓鱼台。”

    可惜!

    陈延森压根没给黎家机会!

    宋允澄听得极为认真。

    她知道,是深蓝科技的出现打乱了黎家的投资布局,于是皱了皱眉说:“那明天的高尔夫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