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更喜欢直接把对方打烂(求月票!) (第2/3页)
一直在向公众塑造一个不准确的形象,但他的戏剧表演是愚蠢的。”
这些来自昔日核心成员的激烈批评,在球迷圈引发巨大波澜和热议,完全出乎耐克和迈克尔.乔丹的意料。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漫长岁月里,几乎无人敢于公开指摘MJ。
他被捧上神坛,伟大得近乎不真实。
没有人可以否认MJ的伟大。
任何关于MJ的批评都被认为是愚蠢的。
这么一个高高在上的家伙,怎么可能有缺点呢?
但在2012年,世界俨然变了样。
当MJ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当这个联盟有了新的宠儿。
人们发现,迈克尔.乔丹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批评。
毕竟,他从来就不完美。
随着《最后一舞》热度的持续发酵,关于迈克尔.乔丹的争议也愈演愈烈。
耐克完全失去了对事态的控制,是的,迈克尔.乔丹重新获得了流量和热度。然而这些汹涌而至的流量与热度,却裹挟着前所未有的非议。
伴随着争议声不断增大,篮球圈甚至弥漫开一种观点:“林奇终将超越迈克尔,因为他也有很多缺点,他不再是‘神’的象征。只要是凡人,便注定可以被后来者翻越。”
《最后一舞》的任务本是巩固迈克尔.乔丹的地位。
如今,它却在某种程度上沦为证明“林奇将超越MJ”这一论断的佐证。
季后赛开始前一天,格林堡训练中心的训练结束后,林奇在更衣室接受了记者采访。
采访内容不出所料的提到了《最后一舞》。
意外的是,在迈克尔.乔丹身处舆论风暴中心、且与林奇私人关系素来不睦的当下,林奇并未选择落井下石。
他没有嘲讽MJ,也没有批评这部迷你剧集。
恰恰相反,林奇给予了《最后一舞》非常高的评价。
“我每晚都追这部纪录片,我非常热爱90年代的NBA,无比着迷于那个时代的铁血竞争。毫不夸张地说,哈基姆、查尔斯、迈克尔他们就是我青春回忆的一部分,让我想起当年追逐职业篮球梦想的那些闪光岁月。
这部片子的叙事节奏和剪辑水平也都很高,其中还包括了许多从未公开过的画面,这很棒。”
记者们被整不会了。
在这个联盟里,商业互吹自然是存在的。
比如,KD会夸赞LBJ的后仰跳投像科比一样美妙,LBJ则会称赞KD是他见过联盟历史上最懂穿搭的球员。
但考虑到林奇与MJ的私人关系,以及他们各自代表的、激烈对抗的品牌阵营,双方之间出现任何形式的“商业互吹”都是绝不可能的。
“林奇,”位记者困惑地追问,“你不会是在反讽吧?”
“没有,光就制作水平来说,这是最好的体育纪录片之一。”
“那么,抛开制作层面,”另一位记者紧追不舍,“你如何看待MJ在纪录片中被塑造的伟大形象?是否存在过度神话?你知道的,最近不少前公牛球员站出来指责纪录片内容失真。”
林奇耸了耸肩,语气平静:
“每个人都有缺点,迈克尔当然也有。他有不完美的一面,他有许多黑料。其中一些如果放在网络时代,简直不敢想象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但作为一个篮球运动员,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芝加哥公牛两个三连冠的传奇性。
怎么?难道因为公牛队都是赢亚军才拿的奥布莱恩杯,而LBJ总是输给我这个冠军,所以迈克尔的冠军就没有含金量吗?
迈克尔.乔丹亲手铸就的双王朝,是篮球史上最为璀璨的不朽传奇之一!”
现场记者目瞪口呆,他们有理由怀疑,真正的林奇已经被外星人绑架到了月球背面。
林奇却并不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什么问题。
是的,自从锐步和耐克开始对抗,自从在劳资谈判上交锋,林奇和MJ就相互看不顺眼。
但林奇并不会因此而罔顾事实,抹黑MJ的职业生涯。
可承认别人优秀,并不代表臣服。
很快,林奇再度开口:
“所以,超越如此伟大的MJ,对我来说才有意义。很遗憾迈克尔,这部纪录片是你对自己辉煌职业生涯最后的缅怀了。”
要超越一个人,不一定非得比烂。
就好像,当詹密和库密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只有一个办法能解决矛盾:科比全责。
通过贬低科比,好像LBJ和斯蒂芬.库里的那些污点都不算什么了,两波球迷的心情瞬间都会变好。
林奇一直觉得这种“虽然我烂,但你更烂,所以我更厉害”的思维很可笑。
坦然承认对手的伟大,再用行动将其甩在身后——这,才配称之为超越。
光是比烂叫什么超越?
林奇没有贬低迈克尔.乔丹,没有和那些公牛王朝的成员一起群攻而起。
但这样的态度,更让迈克尔.乔丹和耐克感到害怕。
那个20号太自信了。
他自信的认为,即使MJ如此伟大,他也能完成超越。
而向着超越迈克尔的坚实一步,终于在季后赛揭幕之日真正迈开。
当奥兰多魔术全队踏入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时,一股几乎凝为实质的窒息感攫住了每一个人。
他们对此心知肚明,林奇从来不是光说不做的人。
他说要让德怀特.霍华德“好看”,此役便必定血债血偿。
自步入这座“篮球麦加”的那一刻起,魔兽的眉头便如同锈死的锁,再未舒展。
系列赛开始之前,魔兽对此感到恐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