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阴谋诡计是行不通的! (第2/3页)
诸葛白崇禧都经常吃瘪。
果然,王世杰闻言脸色一沉,如今的局势下,整合了大半个欧洲的德意志工业规模远超乌拉尔工业区,更别说还有东北巨型工业区的日寇。
或许,二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战略资源的产出上,有着天壤之别。
光是巴库油田与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就不是一个能量级的。
“德意日自然是更强大一些.”王世杰前一句还在妥协,下一句立马展开反击:“但有着英美支持的苏军,就拥有了更深厚的底蕴与更庞大的工业体系、战略资源储备。”
“维安你可能还不清楚,华盛顿那边已经决定对苏大力援助,这已经是定局了。”
说完,众人便一阵点头,这才是他们讨论出来的结果。
加上英美苏联手,消灭德意日还不是手拿把掐?
一战是什么结局,二战便是什么结局。
就连白崇禧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这个方面,王世杰的理论毫无破绽。
啪啪啪~
沈复兴不断鼓掌:“很好,既然王秘书长了解的这么清楚,那么英美两国如何援苏也应该一清二楚吧?”
呃.
这个问题来得很突然,王世杰有些猝不及防,如何援苏?
不外乎军援与原材料吧?
他短暂思忖后自信回答:“自然是武器弹药、战略物资,帮助他们组建更多的军队对抗德日。”
可话才说完,王世杰忽然醒悟,他扭头看向委员长。
毕竟,委员长可是希望苏日同归于尽的,最好世界爆炸,这俩苦主彻底消失。
“走哪条线呢?”沈复兴再问。
走..走哪条线?
这时候,不光是白崇禧与张治中,就连旁听的陈布雷也明白,沈复兴在挖坑。
只是大家还不明白,这个有什么关系。
倒是徐永昌似乎反应过来,但他没有说话。
委员长见王世杰马上就要吃瘪,想了想还是打圆场:“维安啊,有话直说么。”
见委员长亲自下场,沈复兴也不好为难对方,毕竟理论上.都对。
他来到会议室尾端的大地图边,离着委员长远了,沈复兴不自觉点起一支烟,这让不少人羡慕不已。
毕竟整个会议室有资格抽烟的只有两人,文胆陈布雷与豫北沈复兴。
“英美援苏只有三条路,目前而言,只有两条!”
“其一,走北冰洋航线,由于丹麦已经处于德意志控制下,在戈林庞大的空军下,运输船队根本无法穿越斯卡克拉克海峡。”
“只有向北越过挪威海,进入北极圈,那里的极寒天气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大的挑战之一,运输队要紧贴挪威北端,然后向东进入巴伦支海。”
“沿路有驻扎在挪威的空军、U型潜艇和水面舰艇,运输船队时刻面临天气与德军的死亡威胁,当然,别忘了还有大海!”
“假如你很幸运的躲开了厄运,那么恭喜你,夏季可以前往阿尔汉格尔斯克,冬季便只能前往的北冰洋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沈复兴一边抽烟,一边指着那并不精准的世界地图,仿佛大学课堂里的老师在讲述历史。
王世杰张了张嘴,他只是分析局势的智囊,不是具体实操的执行者,这些情况他怎么清楚。
众人也是如同听天书一般,北极?不冻港?
挪威海?
这么多陌生的词汇让他们只能明白一点,这些运输船是暴露在空军攻击范围的,那危险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毕竟6月初日寇对于重庆的大轰炸,还导致了一起惨案,近千人在防空洞内
看着众人的模样,沈复兴回到会议桌上弹了弹烟灰,随后丢下一枚核弹。
“刚才说的是从不列颠岛援苏的路线,那么,体量更大的mei国呢?”沈复兴伸手指向东北极西之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当然,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它本名海生崴!”
只是说到这个【海生崴】的时候,白崇禧总感觉沈复兴加重了语气,似乎有什么执念。
“在它的外面,有一片海,日寇们叫他日ben海!”
沈复兴的嘴角已经勾起嘲讽的笑容,他要利用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让这个国家少走弯路。
就必须让有些聪明人明白,小聪明是要吃大亏的!
他开始压低声音,语气中竟然带着些许兴奋:“试想一下,一旦日寇撕破中立协定,拥有世界上最庞大航母舰队的日海军,会不会让这些运输船顺利进港?”
轰——!
众人脑袋顿时嗡嗡的,两败俱伤?
没有了援助,两面夹击之下,哪怕是个巨人,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而美军更不可能跨越近8000公里来到日寇家门口作战,先不说他们国内是否同意,能不能答应还是另外一回事。
“为什么不能从北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