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总统多病,汝当勉力之(下)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31章 总统多病,汝当勉力之(下) (第1/3页)

    忽然

    宴会厅灯光一暗,旋即便有数道女士们的暗呼,中间夹杂着着尴尬的笑声。

    紧接着,密集的鼓声响起,一道聚光灯被照在了那个睿智的男人身上,正是杜鲁门。

    主持人手持话筒来到他的身边,声音洪亮地介绍道“女士们先生们,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位为国家财政做出卓越贡献的参议员——哈里·S·杜鲁门先生!他领导的杜鲁门委员会在过去一年里,为国家节省了超过1500万美元的军费开支!”

    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杜鲁门微笑着向众人,不断致谢、挥手,一位亲民的政客形象让在场的记者不断拍照记录。

    良久,杜鲁门伸手虚按,掌声便很快停下。

    他接过主持人的话筒,环视一圈,视线在沈复兴身上短暂停留,随后拿起自己的胸针笑道:“感谢诸位,看来今晚的宴会比我的委员会听证会还要热闹。先生们,或许我们该为和平干一杯,毕竟连我的胸针都被挤歪了。”

    众人轰然大笑,和平?

    刚才中日双方的冲突大家可都看在眼里,不少人还感觉有些遗憾,两边为什么没打起来,那样就有好戏看了。

    是了,直到现在,这些人对发生在欧洲与亚洲的战争,只是观望。

    毕竟自己的国家还没有完全走出经济大萧条,年初罗斯福在赢得竞选上台后,全国失业率高达14.6%,有超过900万失业青壮失业,不少家庭依靠微薄的救济与打零工过活。

    这种时候,中层们与大部分高层都不愿意介入战争。

    他们更愿意整个欧亚打得你死我活,然后疯狂向他们购买物资,重新让整个国家运转起来。

    这便是此时大洋彼岸人们的心态!

    不过,杜鲁门的声音却突然变得严肃:“可我要告诉诸位,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一个和平的国家!!”

    整个宴会厅瞬间鸦雀无声,随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Yeah!”

    “就是这样!”

    “说得好!”

    杜鲁门的这句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让每一个国人都感觉自由与和平才是他们值得为之骄傲的。

    人群中,沈复兴一边鼓掌一边嘴角不断抽搐,这句话好熟悉

    “我一直对人说,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总有一天能战胜困难!”杜鲁门再次开口。

    众人再次欢呼,这种孤立主义的参议员,正是他们想要的。

    杜鲁门很满意这种情况,他们的支持会让自己走得更远:“年轻人们的未来在校园里,在工厂里,在运动场上,在办公室里,但绝不应该在战场上。”

    “如果我们看到德军正在赢得战争,我们就应该帮助莫斯科,如果莫斯科正在赢得战争,我们就应该帮助德军,以此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互相残杀。”

    “总统在四月份签署的《租借法案》起初让我非常担忧,毕竟我们不应该卷入任何一场战争,可苏德战争的爆发,却让我看到了他的远见,正是《租借法案》才让我们远离战争。”

    说到最后,杜鲁门嘴角似乎有一抹弧度勾起:“愿上帝保佑美利坚~”

    众人纷纷祈祷,随后跟着举杯。

    宋子文扭过头看向沈复兴:“你还要见见这个老顽固么?”

    “当然~”沈复兴志在必得,他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有机会来这里。

    演讲结束,宴会继续进行,但杜鲁门却在灯光亮起之后消失了,只有受邀请的记者们面面相觑,似乎预感到自己快失业了。

    不多时,有侍从悄然找到沈复兴:“参议员在包间等您。”

    沈复兴放下香槟,示意对方带路。

    他的离开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有好事的记者悄然跟在沈复兴后面,似乎想要挖一些猛料。

    一个主管军费审计的参议员竟然邀请一名东方军人密谈?

    难道是有什么秘密交易吗?

    这个年代,政治丑闻与娱乐圈丑闻是全国销量最好的新闻,每一个有志向的新闻人都不会放过的。

    他们只追寻一个目标: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眼看沈复兴被带入一间包房,便有记者试图悄悄靠近打探消息。

    走进包间,沈复兴就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杜鲁门。

    “你好,来自东方的年轻人。”杜鲁门没有起身,而是伸手示意沈复兴坐下。

    沈复兴一挑眉,语气毫不在意:“在我们东方,主人如果不懂礼貌,下次做客的时候,或许也不会被礼貌接待。”

    “哦,别这样,你得原谅一个站了一个多小时的57岁老人,我记得东方人讲究【尊老爱幼】。”杜鲁门眉毛一弯,指了指自己的满头白发。

    沈复兴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