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4章 囊中之物 (第3/3页)
人经营,正是五大世家发力的时候。
侯爷不是缺钱养军队么,正好咱家银子放那都要长毛了,这时不孝敬,啥时候孝敬?
听说张家长子张正经,只花了区区30万两黄金赞助侯爷,就得到了主街繁华之处三座铺子开青楼。
在这寸土寸金的州府主街开三座青楼,可把这几个老家伙馋坏了。
莫说三十万两黄金,即便再翻一倍,他们连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
如今被张家抢了先,可把他们急坏了,纷纷带着重礼前来看望侯爷,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侯爷侯爷,草民家中做织纺行业,颇有家资,希望能与侯爷合作,为百姓造福。”
“回侯爷文化,草民祖辈世代烧瓷,希望与侯爷合作。”
“草民做航运物资,商船百余艘......”
“草民手下有商队,来往山越,蜀地......”
听他们都介绍完了,陈息发出疑问:
“盐商呢?”
他可不傻,这个年代做什么生意,都没有贩盐贩铁赚钱。
江南府这么富庶,不可能没有盐商。
张正经立即回道:
“侯爷您忘了,咱们州府所有的盐商,都在菜市口被砍头了呀。”
他说完陈息一拍脑袋。
把这茬给忘了。
那么赚钱的买卖,肃王怎能交给这五大世家来做呢。
必须自己人把控。
陈息打了个哈哈,言归正传:
“行,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本侯便给诸位个机会。”
接下来,陈息将规矩讲给几人。
上缴税银不变,但必须价格下降三成造福百姓,严令禁止偷税漏税,欺压百姓罪加一等......
至于肃王这些亲枝近叶倒下来的产业,采用招投标形式,由官府统一招标,价高者得。
陈息将这边安排完了,五个家主都喜滋滋的。
竞标?
不就是砸钱么。
只要跟钱挂钩,他们就不怕。
如今,穷的就剩下银子了。
即便定价低了三成,那也有利可图。
主要与侯爷打好关系,其他一律无所谓。
这边都处理完了,陈息将张正经单独叫来。
“本侯答应给你开青楼的权力,但只许一年时间。”
“利用这一年时间,抓紧将产业转型。”
张正经傻了,只一年时间,那还不够回本的呢,急道:
“侯爷......那......草民也不会别的手艺呀......您看......”
陈息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你这次随我大军一起,待攻下皇城,本侯教给你个新型产业,不比你开青楼赚得少。”
张正经闻言眼睛一亮,拍着胸脯子保证:
“侯爷您放心,小的誓死追随侯爷,无论您到哪,小的都跟着。”
陈息已经为他想好了出路,拿下皇城之后,便立即控制舆论。
而控制舆论,首先要打造几家报社,办一些出版书刊,供百姓们品读。
从思想,从文化,彻底改变百姓对封建王朝的刻板印象。
什么贵族,平民,奴隶,卖身契的,一点点都给作废。
每个百姓,都是自由的人,自由的个体,自由的家族。
权力,福利,全部下发给百姓,培养爱国精神,宣传正能量言论。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增强民族凝聚力。
找一些典型,树立榜样......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过陈息对此信心很大。
慢慢来,都会好起来的。
报刊杂志社这个东西,他看张正经挺合适的。
这小子胡编乱造,有那么两下子,决定给他个机会,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了。
但规矩就是规矩。
断更是明令禁止的,断一天,砍一次头。
陈息嘿嘿一笑,我看你小子有几个脑袋够砍。
州府事情处理完了,命宁乱,胡伢子,带齐人手将江南府十三县的贪官恶霸,地主老财......
全部铲除抄家,在火速急调诸葛洪过来,提拔为江南府尹,负责推行新政,配个宁乱铲除一切地主老财,土地分给百姓......
随着一层层利民新政下达,陈息在江南的名望彻底达到顶点,百姓无不欢声叫好。
这边大刀阔斧改革同时,陈息与叶臻两路大军会师。
北上皇城。
如今那里,只有赵无极残部,2万禁军把守。
陈息对此表示微微一笑。
蒋真,赵无极都在自己手里。
皇城。
那不就是囊中之物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