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第1/3页)
【喔!!!】
有一说一,《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这首作品,在歌名刚刚经由主持人的嘴被播报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感觉到一种别样的感觉……
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在历史上一直都是有着其“特殊的地位”。
作为大家公认的“红歌代言人”,沈铭恩的曲风一度都是非常的“主旋律”的,在此之前无数个“宣传”里面都曾经单独提过这首作品是沈铭恩亲自操刀谱曲作词并演唱的,那么在这个歌名出来的第一时间,很多人就自发的产生了很多的“联想”……
尤其是歌名的那个乐章的后缀“保卫黄河”,感觉真的就是一下让人联想到了那段峥嵘岁月,那段被小日子入侵的屈辱历史……
那个时候,好像的确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小日子妄图以黄河为界限,分割我们的国土。
如果这首作品是跟那段岁月有关的话,那么其主题本身就非常的令人期待,加之这首作品是一首“合唱”题材的作品,跟“黄河”的“浪涛汹涌”如果也产生一些“联系”的话,那么其发生的那种“化学反应”,可就一下抓住了不少观众的心啊!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沈铭恩和晨曦乐团合作的这首《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的确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虽然说,“朗诵”这种“表演形式”,非但不主流,在绝大多数时候还被很多现在的年轻观众认为特别特别的……尬!
但沈铭恩刚上来的那两句朗诵,真的是将那种“精气神”通过“说”的方式给演绎了出来!
身穿一席中山装的他,头发做了一个背头的造型,光洁的额头和鲜明的五官一整个展现在观众们面前,“朗诵”的时候,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神色异常庄重,嗓音洪亮,底气十足,给人一种“根儿正苗红”的感觉。
说句实话,沈铭恩本身的这个“形象”就给人一种非常的“根正苗红”的感觉。
他就是那种很经典的,自律、阳光、帅气的型男形象,得益于常年锻炼,他的身材很好,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子,身上看不出一丝赘肉,穿着一些正式装束,真就给人一种“少年自有少年狂”的感觉。
因为不怎么控制饮食,也很喜欢吃肉,所以沈铭恩总给人一种“气血很足”的感觉,眼睛炯炯有神,说话铿锵有力,也正是这份“气血足”,才让他在念那几句“朗诵”的时候,是那么的“有力量”!
裆燃……
这也多亏了现场乐队老师的配合。
其实单独的一段朗诵是真的很尬的,但有了乐器的加入就显得不一样了,人的耳朵会自动的被乐器给代入到某种情境里去,在那种情境里再去听那段朗诵,感觉自然不一样。
该说不说的,沈铭恩开的这个头儿真的非常好,几句朗诵能将观众们代入进去这也还真不是一般人随便想做就能做到的……
说来也是好笑,其实本身沈铭恩并没有特定开头的这个“朗诵”是自己来的,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演出他是主角之一,可能C位他都不一定愿意站。
人家“晨曦乐团”这边呢,本身是有这种负责“朗诵”的人选的,之前那位被沈铭恩“当中羞辱”过的乐团副团长姜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and“代表性人物”!
但是吧……
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大家发现,姜旭也不知道是上了年纪还是啥,朗诵的时候总有些软绵绵没力气的感觉……
情感、动作,包括语气的停顿、声音的大小、音色……等等这些都没啥毛病,就是给人一种“中气不足”的感觉。
说好听点儿叫特么“中气不足”,说难听点儿就给人一种“虚”的感觉。
然后乐团长陈凝就提议,让沈铭恩尝试一下……
你别说,效果非常地好!
虽说沈铭恩在“技术”方面相较于姜旭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但是这个最重要的“中气”哈基恩这家伙是要多少有夺少!
所以最终,这个“朗诵”的开头责任,就这般落在了沈铭恩的肩膀上。
事实证明,沈铭恩也算“幸不辱命”,这个开头进入的很好……
也因此,在乐团所有人随着指挥一同进入到歌曲主要合唱部分的时候,那种效果才会那么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