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回:宫廷新主立,政策大调整 五  桑海鼎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 19 回:宫廷新主立,政策大调整 五 (第2/3页)

他们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中,提高丝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李柷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充满了改革的决心。

    “其三,加强与丝绸之路各国的贸易往来。朕将派遣使者前往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重新签订贸易协定,扩大丝绸的出口规模。降低丝绸的出口关税,吸引更多的外国商人前来购买大唐丝绸。同时,在边境地区设立更多的贸易市场,方便丝绸商人与外国商人进行交易。加强对贸易市场的管理,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保障商人的合法权益。” 李柷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贸易繁荣的期待。

    “其四,设立专门的丝绸管理机构。负责统筹丝绸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对丝绸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丝绸产品,维护大唐丝绸的声誉。该机构还应负责收集国内外市场信息,为丝绸商人和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动态,引导他们合理安排生产和贸易。” 李柷详细地阐述着自己的设想,希望通过设立机构,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丝绸产业的发展。

    “陛下圣明!”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称赞。他们被李柷的改革决心和全面的政策规划所打动,对未来丝绸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紫色官袍的老臣从队列中走出,此人乃是吏部尚书李邦彦。他微微皱眉,神色忧虑地说道:“陛下,臣以为改革丝绸政策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影响。如降低税收,可能会导致国库收入减少;鼓励民间发展丝绸产业,若监管不力,可能会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影响大唐丝绸的声誉。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李邦彦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他担心改革会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给国家带来不利影响。

    李柷听后,微微一笑,说道:“李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但朕认为,改革虽有风险,但不改革,丝绸产业将难以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