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国之灵枢 (第2/3页)
初预言天机……
皇帝的目光落在师徒二人之间。
若换作其他人,他势必疑心这是一场合谋骗局。
但姜负坦然来见,而那只花狸之能,他比谁都看得清晰,她究竟都带来怎样的影响,他心中也有一册明账。
这样的天然神妙之能绝不是可以伪装的,而早在仙台宫中那位顶替者中箭生死未卜之时,他心生迟疑之下,就已经联想到了这只年龄相符的花狸。
真正能担得起一国天机的非常之人,必有无法掩盖的神妙显现。
至于百里游弋当年借羽蜕掩饰离开长安,背后的缘故,他是能够理解的……
不过是在错误的时机下,该退则退,前去保全自己的道。
许多心照不宣的旧事,不必非要说得多么明白。
时过境迁,风浪与人心俱皆平息,如今是对的时机,所以她再次现身。
病躯沉重,忆及往昔,想到梦中所见,以及刘符死状,皇帝心底浮现一缕怅然若失之感,萦绕不去。
“国师的道,朕已真正明晓了……”看向那眉目洒脱的雪发女子,皇帝声音干涩沙哑:“百里游弋已仙去,从今往后就以这原本面目,继续做朕的国师罢。”
姜负微微一笑。
“陛下抬爱,姜负感激涕零。”她坦诚道:“当年离开师门,下山入世,正是为寻觅阻止乱世浩劫之法,而今使命已然圆满,此身之力也悉数尽毕……”
“正所谓,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姜负笑望身侧少女:“余下之事,也该交给这些孩子们了。”
眼前女子若无形无声清风兰雪,她身侧少女如挺拔蓬勃山间青竹。
久居皇城的君王已经太久没有见过这样自然的景物。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甚爱与厚藏皆是一种不舍放手的迷障贪欲。
皇帝陷入良久的沉默中,虚弱闭眼,缓声道:“国师修行已至圆满之境,仍要以此身来见朕,是否也在告诉朕,这世上并无升仙法、长生药……”
彭祖墓中并无秘密,费尽心思设下邪阵的妖道与刘符也无法脱离肉身病痛,高明善卜修道至臻如国师,同样是白发虚弱之态……
“陛下,这世上或无长生药,但身为君王,却定有永生法。”
随着姜负此言,皇帝慢慢睁眼。
那双雪白眉眼,似蕴含至上神机,她含笑说:“人皇者,对内纯定心念,圆满己心,心道可永生不灭;对外为天下计,长留史书,声名自万世不朽。”
皇帝静静不语。
姜负亦不复多言。
当年她察觉天下气机将变,曾隐晦劝阻这位君王要提防“疑心祸乱神主”之忧。
但当时病中的皇帝已被不安包裹,也不再轻易与她风趣谈笑,整个人都不幽默了,乏味得要命。当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不再有心情幽默,这绝对是一个很危险的预兆。
皇帝感到来自凌氏的莫大胁迫,谁与凌家走得近些,谁为凌家说一句好话,哪怕是隐晦提醒,也要被他疑心为凌家走狗。
酝酿已久的风暴已非人力可以阻止,已具有凌家走狗之嫌的她自当及时刨洞遁走,另觅天机。
当年是为劝不动就跑,而今再次相见,人心风波已平息,君王不再是那个毫无安全感的君王,又趁着梁王的尸首尚未硬透,帝王心神虚守,方才可以说出这番唤心之言。
皇帝并没有表态,只道:“不做这国师也罢,但既在京中,姜仙君若得闲,便偶尔也来宫中与朕说一说话、论一论道……”
姜负含笑答应。
“太祝之功,朕心明了。”皇帝看向跪坐的少女:“又念你为救师而来,情有可原……朕即网开一面,下不为例,务必记住,今后待朕不可再有任何隐瞒。”
少女伏首应下,祥瑞乖顺。
心底却叛逆补充:至多五句话后就要重操旧业。
又心想,此行果然是要先行问罪……姜负说得倒也没错,纵要问罪,却一定不会定罪。
君王的宽容源于她的价值,君王的尊严不在于些微隐瞒、而在于对利益的掌控。
“你此番接连立下大功,天机身份也已明朗,朕要重赏于你。”皇帝道:“屋宅金银这些不提,你可有其它想要的赏赐?”
“回陛下,臣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