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5 多半要有血光  逢晴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205 多半要有血光 (第2/3页)

候,又觉得这小小丫头力气太小,便说养一养,大些再教来做活。

    小丫头见到青坞,忙收起羊拐,起身唤女君。

    同样也不习惯这称呼的青坞有点脸红,朝小丫头笑笑,便见阿母从厨屋里出来,使唤自己去屋后喊阿父回来吃饭。

    宅院后有七八棵柿子树,青坞过去寻阿父,只见一棵相对高大的柿树前,支着一架松木梯,梯上有身着碧色袍服之人背着竹篓,挽着袍袖,正在摘柿,而她的阿父站在树下扶梯指挥。

    一眼将梯上之人认出,青坞错愕不已。

    父亲将她瞧见,开口唤她名,梯上的人便也看了过来,对她露出熟稔的笑。

    “阿父……”青坞走近,趁着严初下梯来,将父亲扯到一旁,小声问:“阿父怎能让他来做这些?”

    父亲有些惊讶女儿原来认得这热心肠少年,他今日在此摘柿,那少年人经过,非要帮他的忙,说话也很好听,他拒绝不得,便留对方做完活去家里吃顿晚食——就如同在桃溪乡中与邻舍相处那般。

    青坞正要赧然提醒此人相府公子的身份,严初已背着柿筐笑着走来。

    另有家仆也背着一筐柿子走过来,青坞父亲便与家仆合力抬梯往家中去,不忘回头招呼那热心人跟上。

    “今日恰经过此地,见伯父登高摘柿,恐有闪失,横竖我休沐闲来无事,便顺手帮一帮。”严初笑着与青坞解释。

    青坞却不能相信他的恰巧经过之说,只是话到这里,只能点头,伸手欲将那柿筐接过,对方却笑着避开,一边与她道:“总算知晓你真正的名,原来是唤作青坞,可是山坞的坞?”

    夕阳下,青坞脸微红,点点头,有些欲言又止。

    “早知你怀有许多不便与人明言的心事。”严初背着柿筐慢慢走,一边心情很好地笑说着话:“我便知道,你我本是天涯知音。”

    青坞低下头。

    入京途中同行,一日他乘船吹笛,她觉出那笛音里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心事,下意识转头多看了他两眼,他奏完一曲便笑着说她是知音,她说自己根本不通音律,他说不通音律却能听懂他笛音的才是真正知音。

    她觉此人多情孟浪,从那之后便尽量将他避开,谁知入京后几经波折,直到她摆脱了家人子的身份,此人仍凑在身边。

    “如今你心事已了结,家人也已入京,往后……”

    严初话未说完,忽听一旁的女子开口道:“严郎君,我是要定亲的。”

    严初愣住,转头看她:“——要定亲的?那便是……还未定亲了?”

    青坞被对方这瞬间反应之下的可怕话语吓了一跳,赶忙道:“但一定是会定的!”

    她红着脸道:“我有一姨家同岁表弟,我们一同长大,阿父阿母早就说过,我们必然要继续做一家人的……只因先前途中出了变故,才未能顺利定下亲事。”

    先前她是危险奸细,背负家人子身份,这话不能对外人言,此刻却是一定要说清楚不可了。

    “定亲途中既有变故,或是天意指引。”严初挡住青坞去路,认真问:“继续做一家人却并不一定非要成亲,你与他果真是两情相悦的情意吗?”

    他疏朗直白,话无忌讳,青坞被问的面红耳赤,强作镇定道:“这却是我们的家事……不便劳烦严郎官费心过问。”

    继而小声道:“寒舍仅有粗茶淡饭,便不邀严郎官入家中了。”

    为保证礼节,只好又道:“这筐柿便当作谢礼,严郎官带去罢……”

    言毕匆匆施一礼,提裙快步跑回家去。

    看着那青鸟般飞走的背影,严初背着满满当当一筐柿子站在原地,失笑一声低低叹气:“早早便察觉并提防我的心思……还说你我不是知音吗?”

    夕阳金黄,将悬挂在树上的柿子照映出晶莹剔透颜色。

    “啪嗒——”

    一声轻响,无人采摘的熟柿从枝头掉落,在庭院青砖上摔得破裂流淌。

    从外面回来的凌从南经过那摔破的残柿,走进书房,在灯下将袖中帛信展开。

    入目无有署名,仍是熟悉的代写字迹,内容仍是劝他尽快离京,不要以身犯险,又道如今局势特殊,许多事她亦不能左右,关于他的提议,她实在不好决断……而许多话不便在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