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8 骨灰二两  逢晴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08 骨灰二两 (第1/3页)

    鲁侯已然知道,这些皆是禁军从祝执的山庄上带回来的人,有医者有婢女,以及六皇子的人。

    这些人原本不必带到此处来,只因今夜祝执情况特殊,又事涉祭祀与六皇子,为了方便皇帝随时使人讯问,才将他们暂时押至。

    而吸引鲁侯注意的,是跪坐在最后方的那个少年,他一身血衣,头发凌乱,身上的伤势已经过处理上药,颤颤抱着一团辨不出原本颜色的兽皮袄子。

    样貌遮掩在乱发之下,身形轮廓与气态率先入了鲁侯的眼。

    鲁侯走近,禁军行礼,少年依旧抱袄跪坐。

    “抬头让老夫看看。”

    老人威严的声音落下,少年却未曾听从抬头,只是抬起眼。

    那双拼杀之后尚且赤红的眼睛里透出警惕的攻击性,没有半点瑟缩畏惧。

    鲁侯与之对视片刻,视线下移,看向少年的肩背和长臂,而后问:“叫什么名?”

    少年犹豫一瞬,还是答了:“山骨。”

    他此番本就是为答话而来。

    “山之脊骨,好名字。”鲁侯又问:“姓什么?”

    山骨垂下眼:“周。”

    “周山骨。”鲁侯低声重复了一遍,问出最后一个问题:“你与祝执有什么干系?”

    少年声音低弱却也冰冷:“仇人。”

    “照料好他。”鲁侯抬脚离开,与禁军留下一句简单交待。

    不多时,绣衣卫指挥使贺平春走来,先看向跪坐着的邓护:“六皇子已领完了罚,尔等暂时可以自行离去了。”

    又看向那些医者以及那个被祝执的人围杀的少年,对下属道:“将他们带下去,仔细讯问经过,不可有任何遗漏。”

    “诺。”

    山骨被一名禁军扶起,那禁军低声向贺平春传达:“鲁侯方才有言,说是要照料好这个小子。”

    贺平春扫了一眼,道:“嗯,他乃受害之人,只是讯问而已。”

    说着,抬手示意身侧一名绣衣卫上前将人扶过。

    满身火灰的蛛女跟随一众医者起身,下意识看向远处一团团火光,虽不知那邪祟究竟焚于哪一团,但今夜的每一点火光都意义非凡。

    众人有序离开,高大浓密的树冠中,一道与夜色颜色一致的灰影如雀鸟般无声飞离。

    各处火光摇曳着,刘承与郭食带着内侍踩过一片昏昏树影。

    内侍不远不近地跟着,郭食叹息着叮嘱:“太子殿下,现下可不是您受惊告退的时候,君父受累动怒,您理当侍奉汤药好好尽孝。您看那位六殿下,且还会为了向君父尽孝而领罚呢。”

    火光跳动下,刘承眼神明暗不定,低声道:“六弟他初才归京,不,他还未进城,便先杀了人,触怒了父皇……吾原以为,他此次回京,必然要百般谨小慎微。”

    可非但没有谨小慎微,还这样随意大动干戈。

    “过于谨小慎微是成不了事的……”郭食叹道:“不仅不能成事,还会被人欺凌,乃至丢掉连同性命在内的一切。”

    刘承面色微白,刚要开口,又听郭食接着道:“殿下贵为储君,只需将敬畏留给君父。除君父外,其余人等皆为臣,您为君,为君者若被为臣者在气势胆量上压了去,损得也是陛下的颜面。”

    郭食说到最后,语气里带上一丝笑意:“殿下今已坐稳了这储君之位,早已不是孤身一人,只当大胆养出一颗无惧之心才是……”

    刘承神情茫然。

    无惧之心?这要如何才能养出?

    片刻,他若有所思地转头,却是望向远处祭台的方向。

    视线遮挡昏暗,祭台已不可望,但那在火中舞动着的、挽着大弓的墨朱之影犹在眼前……她看起来那样无畏无惧,独立山川前天地间,恍若真正遗世绝俗的神鬼。

    她叫花狸。

    屈子的《山鬼》中,既有她诵出的那句【东风飘兮神灵雨】,也有一句【乘赤豹兮从文狸】,写得正是巫神出行时的情形,乘赤色的豹子,身后跟着有花纹的狸猫,即花狸也。

    她既是巫神,也是文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