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6章 杨和同之死(一万一)  娘子,别这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86章 杨和同之死(一万一) (第1/3页)

    湿濡濡的风,吹动金殿内的烛火。

    呼呼呼的声音于耳畔回荡。

    杨和同,楚立诚,高洪三个终究不是一般人,纵然看着宋言朝向自己走来,面色虽凝重,却并不恐惧……更不会像之前兵部侍郎那般跪在地上抱着宋言的大腿祈求活命的机会。

    不管什么时候,也不会失了体面。

    行至楚立诚面前的时候,宋言停了下来,皱起眉头,像是在琢磨着究竟要如何开口。

    “楚先生。”终于宋言开了口:“您应该有一个女儿,叫楚慕青,嫁给安州刺史马志峰,可是如此?”

    现场的沉寂被打破。

    谁也没想到,宋言下一波攻势,居然会从楚立诚的女儿开始。

    一些官员私下里交换了一下眼神,面色有些怪异,联想到宋言偏好年长女子,犹好人妻,未亡人这样的传言,便有一些人在心中琢磨,宋言这会不会是相中了楚立诚的女儿。

    不过很快,便又摇了摇头。

    一来,现在场合不合适。

    二来,虽说宋言身边女子几乎都比他年长……但,年长不多,楚立诚七十有余,他的女儿便是最小的一个也有五十来岁了,宋言应该还不至于如此重口味。

    楚立诚年岁虽是不小,然精神矍铄,身材维持的也算不错,并未走样,身子站得笔直,身高几乎和宋言等同,闻言也只是稍稍皱了皱眉:“的确如此,冠军侯可是遇到了息女?”

    息女,小女……都是这个时代士大夫阶层,对自家女儿的谦称。

    宋言也是能明白其中含义的,闻言笑笑:“是遇到了?”

    “如此甚好。”楚立诚便微微颔首:“不知息女现在身在何处?可还安好?”

    安好?

    宋言的面色便透出些许疑惑……应该算是安好吧,毕竟楚慕青睡得很沉,谁也叫不醒的那种。

    咧了咧嘴唇,宋言缓缓说道:“我,把她杀了。”

    面前苍老的身子微不可查的颤了一下,楚立诚终于抬起头,一双略微发黄的老眼闪了闪,盯着宋言,脸上却是瞧不出太多悲伤,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显得很平静,没有抑扬顿挫的波澜:“可是她冒犯了冠军侯?”

    仿佛他听到的不是女儿被杀的死讯,而是吃了吗?这样一个随意的招呼。

    “那倒是没有,真要算起来,我和她没什么仇怨的。”宋言摇头,然后突兀的便转了话题:“安州府永昌城被攻破的时候,三万边军尽皆战死,楚先生可知他们是怎么死的?”

    楚立诚眉头紧皱,安州平阳的战况,他自然是知道一些的,三万边军全部战死的事情他也清楚,但他有些不明白宋言这问题究竟是什么意思,短暂的沉吟之后还是缓缓回答道:“自是被匈奴的刀剑所杀……”

    旁边匈奴的使团,一个个下意识将脖子缩了下去,尽量躲在宁国官员身后,生怕因为匈奴两个字,又被宋言给盯上。

    宋言却是再次摇头:“不,楚先生,你错了,永昌城的三万边军不是死于匈奴之手,而是被宁国人杀死。”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马便多出了一阵闹哄哄的声音。在这一次朝堂大逃杀中幸存下来的官员,下意识交头接耳,悉悉索索起来。纵然现在宁国之中文官地位极高,武将和兵卒地位很低,但三万戍边士兵被自己人杀死,这依旧是足以引起轩然大波的事情。

    便是龙椅上的宁和帝都变了脸色。

    宋言却不在意旁人是怎样的态度,自顾自的说着:“他们也不是死于刀剑,他们是……”

    “活生生被饿死的。”

    嗡。

    如果说之前那句话,是在这朝堂上放了一把火,那么现在这句话,就是在这把火上又浇了一桶油,偌大的朝堂几乎是瞬间炸开。

    纵然是一些瞧不起丘八的文官脸上也隐隐泛起怒意。

    饿死三万边军?

    这般罪行,便是被诛九族也不为过吧?

    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尽皆落在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的身上,毕竟边军军粮向来都是户部和兵部协同筹备的。

    感受着四周那火辣辣的视线,枯干瘦老头儿的户部尚书整个人都跳了起来:“这不可能,边军的粮饷向来是重中之重,纵然去年时候国库空虚,户部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为边军筹集到足够的粮食……至于军饷,没办法一次性全部发放,但也筹到一半白银,绝不至于将边军活生生饿死。”

    这位户部尚书名字叫做夏元昌。

    元景帝时期的老人。

    宁和帝时期,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中间虽有几年改任其他职务,但最终还是要被调回来……没办法,就户部那一笔烂账,除了夏元昌之外,当真是没有其他人能处理好。

    而夏元昌这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抠。

    极致的抠。

    让人难以想象的抠。

    平日里说的最多的两个字便是:没钱。

    但,就是这样一个抠门的户部尚书,对边军的军费,却是从不会有任何拖延,便是国库空的能跑老鼠,也是尽最大可能筹集粮食,军饷,送往边关,他很清楚边军对整个楚国的重要性。

    兵部尚书武安侯班城,也站出来确认了这一点:“边军的粮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不仅仅只是粮食和军饷,去岁年初,兵部,户部,工部,更是想尽办法收集生铁,皮革,锻造了一批兵刃,盔甲,还有棉衣。”

    “安州府的边军更是优先发放。”

    宋言吐了口气,眼神有些阴郁:“我曾经去过安州府,去过永昌城,我亲眼看到了那城墙内外,尸横遍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