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6 探花空手归,如何簪花行 (第2/3页)
张岱这一诗作后,眉头先是微微一皱,旋即便又慢慢舒展开。与张岱同题同韵的此诗相比,自己的诗作虽然意境泛泛,但却视野更大,曲江池碧波千顷、江天一色,杏园中鸟语花香、春色正浓。
张岱此诗虽然意境更胜一份,但却只是特写曲江中游船画舫、风月意趣,即便是意境更浓,但却视野狭隘。因此两首诗作间也并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仅仅只是描写各有所专、各有所长。
但他这一番品评还没有宣讲出口,张岱已经又向下书写起来:“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草上流……”
看到这一幕,杜孟寅顿时脸色一变,思绪顿时飞回了前年参加省试复试时,诸考生应考《早春万物生辉诗》的情景。
那时众考生都因为省试波折骤生而忧心忡忡、才思枯滞,但张岱却运笔如飞,一口气写出整整十五篇应试的诗作,而且每一篇都在水准之上。
这让他们一众考生,甚至是那些考官都大感震惊,以至于选司主官明明看其不顺眼,张岱仍是凭着其无可争议的才华而以甲科状头及第!
杜孟寅旧年落榜,心中自是失落至极,归乡后便闭门苦读,终于在今年再次参加科举且一举及第。
这也不免让他大感志得意满,直道自身的才情学识相较往年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反观张岱近年殊无佳作问世,以至于才名渐弱。此消彼长之下,也让杜孟寅暗自感觉自己应该有了挑战张岱的实力。
可是当他见到张岱再次展现出其同题多作的技能时,往年那种备受压迫的无力感便再次涌上心头,额头上冷汗直沁,就连呼吸都随着张岱笔锋在纸面上的移动而变得急促起来。
好在张岱这一次并没有再一口气写出十几首诗作那么夸张,他仅仅只是写了三首七言绝句,眼见杜孟寅脸色已经变幻不定,他便微笑着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将其诗作向前一推并笑语道:“请杜郎赏鉴。”
曲江作为京南胜景,也是大唐长安一个久负盛名的地标景致,终唐一世往来文人墨客不乏,各自也都留下不少描写曲江风物的诗篇。
作为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所作《曲江春望》三首,便是描写曲江景致的佼佼者,张岱一首都没给留,全都抄写出来。
杜孟寅这会儿还沉浸在那种早前的压迫感中,对于诗作内容都无暇细睹,也不敢再继续强撑着,只是低头拱手道:“张协律才情卓然,人莫能及,在下佩服、佩服……”
他这里话一出口,周遭看客们纷纷鼓掌大笑起来,更有好事者怪叫道:“两名探花郎俱已认输告负,速去速去,不许再入杏园!”
两人闻听此言,不免各自面露羞恼之色,但他们的确是输了,没能在文采上压过张岱,此时再留下来只是徒增羞辱而已,于是便各自向张岱略作抱拳,然后便拂袖而去。
张岱倒是没有要刻意刁难两人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