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05 贫只一身,富则千钟  大唐协律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0405 贫只一身,富则千钟 (第3/3页)

来而安居乐业、负担减轻,那么又何必浮逃于外、搞得朝廷需要括户追究?造成逃户的原因有很多,课税负担过重绝对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原因。

    随着大唐社会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发展有所差异,不同行业的回报也会有显著的差距。

    说则士农工商,但在现实场景当中,商业税的发展是要远远滞后于农业税的,所以在财政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就必须要注意进行更加精准或者更加广泛的收割,而不是一味的将所有新增开支平均分散到那些负担已经很重的籍户头上。中唐之后,盐、茶等税种的增加也反映出了这一趋势。

    张岱本身并不反感公廨本钱这种制度,但是公廨本钱在执行和监督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虽然朝廷中有刑部下属的比部负责监管公廨本钱的经营,但能够见簿的只是本钱的放出和回利的收缴,以及利钱的使用记录。

    至于本钱的发放流转过程、利息的汇总收集等中间过程全都不见于簿,从朝廷百司到捉钱令史,只有这两个环节可以追查。但是本钱发放到市场流通中去,对市场贸易、手工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则完全没有体现。

    你借了这些钱去做了什么、获取利润的方式是什么、最终的回报率多少,统统无所体现。

    换言之就算是你借了诸司本钱去招兵买马,攻打州县,拿州县府库缴获来上交利息,在公廨本钱的运作体系当中也是被允许的。

    张岱在查账的过程中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从王元宝等商贾们那里得来的一些公廨本钱违规放贷的现象在相关籍簿当中完全找不到痕迹,想要通过检索旧籍来翻查旧案并不现实。

    但是由于边人行赐是从见簿的利钱当中支出的,所以很清晰明了。

    那么这些旧账就无从追查了吗?显然不是。一个行业都烂到底了,从业者全都无辜?既然不能确定你有罪没罪,那就先假定有罪,先抓再审,你自己来证明你是无罪的。

    诸司令史,了不起一千多个。千余名戍边多年的长征健儿说抓就抓了,千余个捉钱令史自然也不在话下。

    你说这么做太残暴了,可封建社会不玩剥削又玩啥?现在只是换一个剥削对象罢了,穷人骨头榨碎又能出几两油?

    富人或许也没罪,可朝廷保护穷人不过赤贫一身而已,保护你就要保护你的良田大宅、儿孙美眷、金银财宝满坑满垛,你不多出点说得过去?

    当然真要这么做了,公廨本钱这个做法基本上也就快玩崩了。但就算是再恢复公廨本钱的运作,如果仍然按照老一套的玩法无作更改的话,崩不崩也无所谓。

    至于说这么做会让朝廷信用崩盘,那就纯属想多了,收拾千八百个胥吏算得什么!能比几十年前牝鸡司晨更轰动?

    武周时期照样众正盈朝,狄阁老等稳重老臣忧国忧民,除了那些被扫地出门的,没见到朝堂上为之一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