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第2/3页)
以来,麾下徒属甚众,如今全都盼望次第得引,目向余等,虎视眈眈。下官虽处卑职,观此情形,亦颇忧惧。冒昧请问相公,可有计相授?”
裴光庭听到这话后,便又不由得轻笑起来,指着张岱说道:“就连宗之这种从容少俊尚且不免忧惧,可见宇文得幸、众意彷徨啊!余者我也暂难尽加恤顾,但对宗之还是有良才进用之想,不知你可愿进事于宪台?”
张岱闻言后自是大喜,直在马背上便向裴光庭长揖道:“下官何幸之有,竟得相公如此赏识!擢用之恩,没齿难忘,必竭尽忠勤以报效社稷,不枉费相公提携恩情!”
“我相信你有这样的才力志气,希望来年再言及这一番拔举故事,我亦能以此为荣!”
裴光庭对张岱也是非常欣赏,早在自己筹谋拜相之时便见识到这年轻人的机敏干练,而且自己拜相过程中,张说也是出力不小,如今他总算成功,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将对张岱的提拔作为自己拜相之后首先要处置的事情之一。
张岱这一天都挺紧张的,如今总算得到了裴光庭的许诺,心里自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也不由得感叹他这番押宝算是押对了。
凭他如今的年轻和资历,很难再通过正常的转迁获得更重要的官职,而在朝中可选择的职位也同样不多,同为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可以说是惟一一个选择。
可问题是,监察御史作为位卑职重的典型,想要就任此职同样也有着不小的难度。大唐以法理治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
这其中便有一个必要硬性的标准,那就是凡任御史者,需以州县理人官转进。所谓的理人官,便是县尉、主簿等辅佐州县主官临民施政的官员。
即想要担任监察御史,那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层行政经验,如此才能避免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诸如宇文融等历监察御史而致大官者,通常都有起于县尉的这一履历。
不过正如萧嵩所言,张岱解褐以来历官两考,自然没有担任县尉、主簿等官职的经历,基层行政这方面自是一片空白。想要担任监察御史,这一份履历的空白就是一大劣势。
不过履历空白并不意味着张岱就没有相关的经验,分布于河南河北诸州的织坊、以及汴渠航道上的船队,还有汴州工商一体的商贸园区都是他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那些在基层担任县尉的官员们,未必有他如此丰富的任事经历。
而且他脑子里还存在着大量的历代对于盛唐政治得失的总结与评价,这也高出了一般唐代时流对于所出时代的感受与体悟。
或许有人会说,那都是脱离了真实历史背景、只是通过一些文字资料进行的梳理,远比不上唐人真实的体验。
但实际上,想要在真实生活的纷繁人事中进行深刻的感悟提炼与总结,既需要阅历,也需要天赋。
相当一部分人,只是这个环境里的一个活物而已,什么制度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