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8 薅社稷羊毛 (第1/3页)
中午时分,在元彦冲的安排下,御史台公厨上准备了一餐丰盛的午饭,甚至还供应了一些酒水,说是欢迎张岱等新人的加入,但日前杨汪来报道的时候却没有这个待遇。
但这也总算是给大家发一个福利,因此众人也都没有多说什么,之前没有见到的一些御史也都趁着午餐时来跟张岱寒暄几句。
张岱也瞪大眼在众人当中寻找,倒是没有发现之前盯着自己弹劾的御史。
御史台任职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人员流动快,经常是一朝执政、一任长官就有可能换一批御史,而且御史任职时间要远比其他官员短得多。监察御史只能在职二十五个月,侍御史在职只有十三个月,任期这么短,人员更新流动自然远较别司更快。
但同时,御史台为官又具有一定的循旧和封闭性,即只要担任过御史,那么未来再担任不同级别的御史几率就会大增。
甚至有的人就是在御史台体系内一路升迁,诸如宇文融,就是从开元九年担任监察御史,之后殿中侍御史、侍御史,直至开元十三年担任御史中丞,并在第二年便把宰相张说都给直接扳倒。
还有那个因儿子作弊而出名的张倚,同样也是从监察御史逐次升迁,到最后做到了御史台最高长官的御史大夫。
在与同僚聚餐的时候,张岱还注意到一点,那就是担任御史的官员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之间,三十几岁已经算是比较罕见、年轻有为。
至于自己这种不满二十岁的小年轻,则就只有他一个。而第二年轻的则就是裴宽的弟弟裴歆,同样也担任监察里行,年纪都已经是二十五六岁了。
众人在谈话中也讲起历年担任监察御史的年纪,公认张岱乃是开元以来入台年龄最小的。而在开元之前的中宗、睿宗时期,由于时局动荡,而且还有大量的斜封官存在,则就没有讨论和比较的价值了。
张岱也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竟然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心里自然也是美滋滋的。单凭这一点,哪怕他在御史台中任职时碌碌无为,想必也会因此而被好事者们记录下来。
一场聚餐结束,饭菜却还剩下许多,张岱也不由得感叹御史台伙食真是不错,别说太常寺那里完全比不上,就连门下省都大有不如啊!
众人食罢,却都没有散去,而是各自又拿出食盒,在食案上挑拣收拾起来。
这种连吃带拿的打包行为,张岱也见过不止一次了。低品的京官俸禄微薄,近年甚至俸钱还屡有拖欠,长安城中生活成本又很高,一些官员全靠着打包公厨剩饭来果腹。只是一些官廨公厨的饮食供给水准也是每况愈下,能像御史台这般保质保量的寥寥无几。
“餐中有什么别致可口的饭菜能合宗之口味,你可嘱咐厨下隔日再弄。咱们御史台不同别司,有一座赃库可以支用以充公廨食本,食料要比别司丰美些。”
元彦冲又走上前来,微笑着对张岱说道:“一些不当直事的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