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 嫡长子的待遇  我的哥哥是高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32章 嫡长子的待遇 (第2/3页)

涌入河北之地,各地烽烟四起,大魏的中军又各种镇压叛军不利。

    就出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的情况。

    朝廷自身的军事实力已经堵不住窟窿了,只能是下放权力给地方的世家,豪强,让他们征兵平叛。

    朝廷能不知道这道诏令传下去,权力一旦下放再想要收回来,让世家,豪强解散自己手中的兵权没那么容易?

    当然知道,但那是后面需要操心的事情。

    当务之急是平定黄巾军的叛乱。

    要不说东西魏对峙加上萧菩萨坐镇的南梁,号称‘后三国’时代呢。

    都是农民起义让朝廷虚弱不堪,不得不将权力下放,让地方做大。

    同样的将星云集。

    嗯。

    还有南边的皇帝都不思进取,且命都很长,贼能活。

    晚年还异常昏聩,昏招频出。

    高羽略微过目了一边,其实朝堂以及地方的大多职务还是以世家的人为主。

    府兵内部的人才培养没有那么快见成效。

    至于将学堂进一步推广到府兵以外?

    眼下只能在大本营青州先搞试点。

    大规模的推广暂时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那么多人手。

    不过还是老样子,跟府兵制度的推广是一样的。

    只要有成功的经验,到了其他地方完全照抄过去即可,可以批量复制。

    普及基础教育这玩意,最重要的还是得有足够多的‘师资力量’。

    初期不可能追求质量,包括青州府兵系统内的学堂,也没有追求质量。

    先把数量堆上去,再来慢慢追求质量。

    “没什么问题。”

    高羽过目一遍后,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

    一些细枝末节,他也懒得去计较。

    从高羽手中接过公文,崔暹提醒道,“丞相,今年第一次科举殿试将在邺城内举办,丞相您定个日子?”

    “暂时定在七月吧。”

    高羽略做思索。

    这意味着外地的学子可能要5-6月份便冒着酷暑赶路前来。

    但是高羽也没办法。

    再晚一点便是一年内最适合大军出征,秋高气爽的日子。

    不能耽误军情,就只能先苦一苦学子们。

    待到众人都散去后,高羽也回到内院,原本在青州的女眷们都被接了过来。

    内院占地面积极大。

    不过高羽刚一走进来便看见羊苌楚在亭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