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集《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集《净土十疑论》 (第2/3页)

道的法师做法会。佛弟子就跑到僧团来,就请教目犍连尊者,说我们这些农作物都没有这个水,都没办法过活了,您老人家看看,这个旱灾还要维持多久。

    那目犍连尊者他入禅定以后观察,他说这个旱灾七天后就解除了,大家很高兴,七天也不是很久,大家就回去了。但是七天以后还是没有下雨,那么弟子们就开始讥嫌,说这个目犍连尊者打妄语。那么就把这个事情,比丘去托钵的时候听到这个讥嫌,回来就告诉佛陀。佛陀就出来澄清说,说是目犍连尊者没有打妄语,因为目犍连尊者入定的时候,他观察当时的因缘,的确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云层飘过来。那样的一种速度,七天后到达毗舍离国,开始下雨。他的观察是正确的;但是在云的飘的过程当中,阿修罗王突然间生气了,他用手把这个云拨走了,这个因缘被破坏了,所以目犍连尊者他没有打妄语。

    所以我们看经论上,你会知道,其实很多的弟子讲话,都会有一些跟事实有出入。当然这个不是他道德有问题,他没有说谎,这个不算说谎,因为他没有打妄语的心情。但是他讲的话就不能当作我们的皈依处,因为他的能力有问题。但是诸位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皈依佛陀,我们要相信一件重要的事情,佛陀在表达事情的真相,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佛陀保持默然。就是这件事情还有变数,佛陀不回答,就是置答,置就是放置,这件事情佛陀不回答,佛陀知道这当中还有变数,就是诸法因缘生,这个因缘还没有决定,所以他不敢为任何事情,做任何的预言。只要佛陀开口,这件事情就不能改变了。佛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那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存在的事实。

    所以我们读经论你会发觉,佛陀的情况如果保持默然,就是这件事情还不决定,但是只要佛陀开口,这件事情就值得你相信了,因为佛陀的智慧没有错谬,佛陀的道德没有错谬。所以我们今天,刚开始会选择以阿弥陀佛当我们的本尊,当作我们一个真实的皈依处;我们刚开始的第一个信息,是来自于佛陀在经论上的开示。我们对佛陀有信心,我们相信佛陀所说的话,要我们忆念弥陀的圣号,现生业障消除,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这个是正确的。那么这是第一个回答,就是依止佛陀的圣言量,尊重我们的传承。

    再看第二段,当然这样的一个信心,应该是偏重在仰信,仰信释迦牟尼佛的圣言量。当我们在学佛的时间久一点以后,我们应该要再进步,对于经论的学习要更深入,我们会得到第二个重要的信息,对弥陀的信心会更加的强烈。看第二段:

    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又《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经时,皆有十方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成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本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那么第二个理由,就是我们从经论上的学习,我们会知道一些差别的因缘。阿弥陀佛在十方诸佛当中,我们经常说是,“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那么“阿弥陀第一”,他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个、弥陀的本愿功德殊胜。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发的四十八愿,这件事情对我们众生的临终接引,有一种强大的力量。特别是临终的十念往生,就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那么这个本愿的摄受对我们是非常重要。基本上在十方的佛土当中,其实每一个国土都很庄严,药师佛的国土,阿閦鞞佛的国土,乃至于弥勒净土,都很庄严;但是我们选择阿弥陀佛的国土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这个十念必生。

    因为其他的佛土,你要去,你必须要凭你自己的本事去,没有哪一个佛是临命终的时候,“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没有这种事情。比如说我们今天去见一个长老,去见忏公长老。去见忏公长老,你要亲自到台湾去见他,他不会从台湾到新加坡来见你的。所以这个弥陀本愿的摄受,对我们一个临命终的人,在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有弥陀的现前的开示慰导,这个接引的功德,这一点是殊胜的。这是我们选择弥陀当我们皈依处的第一个理由,他有这个本愿的摄受。

    第二点、阿弥陀佛有这个光明的摄受。在观经上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个相,这个相好;一一相有八万四千个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的光明。这个光明是用来做什么用途呢?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他有这种光明的摄受的意思。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无量的诸佛的圣号当中,我们选择了阿弥陀佛的圣号当我们的皈依处。当然我们前面说过,第一个理由是释迦牟尼佛这么说,我们就这么相信,这是一个仰信。但是我们从经论上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当中还有两个重要的理由:

    第一个就临终的因缘来说,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圣号,能够蒙阿弥陀佛的本愿的摄受。这一点,你念其他的圣号是做不到的。临命终的时候,没有哪一个佛菩萨会到你的面前来,不可能;就是你要到哪一个国土去,你自己要解脱你自己的障碍,你自己过去。没有哪一尊佛的教主,他来到你的加护病房的前面,放光照你摄受你,把你带过去,没有这种因缘。约着临终的接引这部分有所差别。

    第二个从现生的消灾的角度。当你在忆念弥陀圣号的时候,其实弥陀的光明已经在摄受你,念念之间在为我们消灾。

    我前几天来上课之前,看到一篇报导,就是净土的一些所谓的念佛感应的故事。它里面讲到一件事,说是在大陆清朝的时候,江苏省有一个厨师。这个厨师他皈依了三宝以后,他就护持人家打佛七,他特别喜欢人家打佛七,只要有人打佛七,他就发心去煮饭煮菜。他在煮饭菜的时候,可能那个厨房跟大殿的位置也很近,所以大殿在念佛,他听到也起欢喜心,可能在煮饭的时候也哼几句佛号,当然他主要的心情就是护持大众修行。

    日子一天天过去以后,他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样的变化,他也感觉不出来;但是有一天他的儿子生病,生了重病。这个临命终的人诸位知道,临命终的人多少都有一点感应,对事情都有一些特别的感应。他儿子在临命终的时候,就对他父亲说,他说父亲啊,我这几天睡觉都有这个恶梦,有一些不好的梦境出现。我今生罪业起现行了,业力因缘成熟了,我恐怕来生要到三恶道去。他跟他父亲乞求说,他说我看到你的身边有很多佛号的光明,说你可不可以把你的功德分一部分给我。这个厨师的父亲说,我也从来不念佛,怎么会有光明呢,不可能的事情嘛。那么儿子说,他说父亲你只要答应就好了,你答应把这个佛的功德分一部分给我就好。父亲说可以啊,没关系,把功德分一部分给你就好。那么他这样子讲以后,他这个儿子就感到很安详,后来这个恶梦就消失掉了,就这样安详的往生善处了。

    这个公案在讲完以后,作者就自己有做一个评语说,这个厨师他没有真实要念佛,他只是一种很轻率的,听到有人念佛,当然他起欢喜心,一种随喜的心,去为人家护持打佛七,念几句佛号,他的生命当中就积集一种无量光的功德了。那么如果我们今天很真诚的皈依,很真诚的信愿,一种强大皈依的心来念佛,那是什么境界,那个力量就更不得了。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忆念弥陀圣号的时候,弥陀的光明都在照射我们,但是有时候我们自己不感觉到有什么样特别的感应。其实感应有两种,一种是明显的,一种是隐藏式的。明显式的感应就是说,你自己会感觉得出来;第二种是隐藏式的感应,就是说,其实你冥冥当中可能要去遭受什么灾难,你念阿弥陀佛时候化解,但是你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从这个佛陀的这些经论上的开示当中,它很清楚的说明,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的光明。这个光明,它能够去摄受你忆念佛陀的众生,摄取不舍。

    所以我们就是基于两个理由:第一个,我们忆念弥陀的圣号,在现生蒙阿弥陀佛的光明的摄受,消灾。第二个,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圣号,能够跟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而往生净土。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故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极恶众生,偏有因缘。其余诸佛,一切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不如弥陀佛国,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也。

    所以基于前面的两个理由:第一个有弥陀本愿的摄受,第二个有光明的摄受。所以我们选择了以阿弥陀佛的圣号来当我们的皈依处。

    我个人也有一些念佛的经验和感应,不过我自己也不想讲,自己的感应不适合在大众宣说出来。不过我讲一个事实给大家做参考。我是民国76年,如果是西元的话是1987年读佛学院,我亲近了五个长老,有五位恩师。五位长老当中,有两位长老是往生了。这两位长老,我都亲自在临终的时候,在旁边做一些助念的工作先往生的呢,就是这两个往生的,一个是修禅宗的,一个是修净土宗。

    这个禅宗的大德,是临济宗的大德,他是得癌症,大肠癌。他往生的时候,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