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9章 林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89章 林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第2/3页)

可见国家文物局对河津窑的重视程度?

    由此可知,河津窑遗址的价值?

    但随即,两人怔住:这是谁,林思成?

    他为什么会在车里……哦不,他为什么会来开会?

    不怪两人惊讶: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林思成都不可能出现在国家文局的专家组里。

    诧异间,专家们陆陆续续下了车,两人忙迎了上去。

    昨晚上一块吃过饭,都不陌生,只是简单寒暄了一下。

    吴晖又介绍林思成:“蒋市长,郑局长,这是小林,现在是技术组的指导顾问,你们也认识!”

    何止是认识?

    没林思成,文物局的指导组到不了这里。

    久经历练,两人的城府都不差,虽然惊的不要不要的,不知道林思成怎么进的组,这个指导顾问又指导的是什么,但依旧笑着伸出了手。

    “林老师,又见面了!”

    “两位领导好!”林思成笑的很热情,态度也很谦恭,伸出双手,“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看到这一幕,孙嘉木突然想起一块喝酒,王齐志喝醉后说过的一番话:孙处长,我这个学生比我强,能端得住事,也能沉得住气。

    不像我,毛毛燥燥,一点就炸,什么事都显在脸上。

    仔细再看,真就从林思成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不自然。就好像,眼前这两位从来没有卸过磨,杀过驴,林思成仿佛把所有的不愉快全忘了一样。

    再想想这两个月以来,林思成干了些什么,孙嘉木的眼皮就止不住的跳:两位领导,不知道稍后的会上,等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后,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暗暗猜忖,一行人进了会议室。

    主会议桌坐满了一半,全是市、县两级政府和省文物局各部门的负责人。

    有省文物局科技处的任新波任处长,有省文研中心陶瓷所的姚建新姚主任,更有河津市的领导,并市(县)政府的谈秘书长。

    下面人更多,市、县两级文化、文物部门的干部来了好多。

    看领导进了门,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随即,会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但拍着拍着,任新波突的一愣:这谁,林思成?

    他以为是没戴眼镜,可能眼花了,下意识转过头。

    谈武坐在他旁边,比他还懵:两只手悬在半空,一脸迷茫。

    再看另一边的姚建新,跟见了鬼一样的,眼球外突,双眼发直。

    没错,就是林思成。

    但他为什么会在专家团里,位置还这么靠前?

    再数数:第一位吴司长,第二位吕所长,第三位孙处长,他排第四位。包括落座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排的。林思成后面,副处长、主任、知名专家跟了一大堆。

    意思就是,他也是项目组负责人之一?

    但他一个陕西人,组织关系在西北大学,沾不上国家文物局的半点边,是怎么混进专家指导组的?

    再着,昨晚上的欢迎宴,他为什么没出现?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但凡是认识林思成的,脑子里像是搅成了浆糊。

    随后,会议开始。

    郑铭、蒋承应例行致词,又介绍了一下指导团的领导。

    前面都比较顺畅,但轮到林思成,郑铭突然不知道怎么介绍了。

    还好,只是稍打了个磕绊,郑铭想起了林思成的职务:“西北大学文物研究中心,林思成林顾问……”

    知道林思成是谁的,表情既惊讶又古怪。不知道他的,无一不是一头雾水。

    前面的不是司长就是处长,要不所长,主任,再不就馆员、研究员。不是来自国家文物局,就来自故宫,更或是中国文研院。

    但轮到这位,突然就成了西北大学,职务也成了顾问,关键的是,还贼年轻。

    再看座次,他坐在孙处长旁边,排名比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的副处长还高?

    随后,吴司长发言。很是简短,照例谦虚了一下,又感谢了几句。最后,直接了当:“接下来,由国家文物局特聘顾问,中国文研院特邀专家,林思成同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