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八章 为这东汉末年献上内卷。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为这东汉末年献上内卷。 (第2/3页)

争,只对朕负责,专门监察监天司,两相对照核算监天司之功过。

    阎公,这件大事就交给你了,与朕的称王大典一同操办,朕当于祭祀典仪上,昭告天下。”

    阎象原本佝偻的身子,此刻越发佝偻了。

    我.处理汉王治下大小诸事的同时,我还要操办称王大典,然后还有凌烟阁、功勋殿、监天司,还要核算天下功过?

    汉王,你要不把老臣分成几个人用吧?

    袁术见他积极性不好,谓之曰:

    “办妥此事,算你一个泼天大功?”

    阎象:“.”

    “三个!不能再多了。”

    “老臣觉得汉王您说的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此正当臣用武之时!”

    说实话,他才不是为了什么天罡星位的福利待遇呢,完全是倘使将来汉王以黄天代苍天,使土德续火德,开辟新朝。

    自己若能得星位第一,那可是和光武皇帝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般,千秋万世的美名,如何能不动心?

    望着阎象也被提起了积极性,兴冲冲离去的背影。

    书房之中,袁术默然良久。

    幽幽四百载之大汉,已经腐朽的太久了。

    如刘备曾与关羽、张飞立志凭手中一刀一剑,匡扶汉室。

    可当年他们杀了那么多黄巾,几次冒死杀贼,只换来一个安喜县令,还不得不被督邮逼的弃官而走,岂不教人心冷?

    刘备这还是因为他后来成了昭烈帝,才被人看见,而淹没于历史中,那些于国有功,而默默无声者又有多少?

    反观何进、十常侍之流,于国家无益,却能身居高位,岂不可笑?

    如果他袁术一辈子只当个袁家家主,那么身为世家之首,这样腐朽的大汉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可若他想开辟新朝,成为汉王以后,大汉与世家之腐朽,对他这个天下之主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但腐朽的制度根深蒂固,非一人一力可违逆也,哪怕昔年强如光武皇帝也不得不与世家妥协。

    而袁术现在要做的,就是以一场名为功过之名利,将天下人绑上战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世家也好,百姓也罢,所有人都得给朕卷起来!

    出人头地?富贵荣华?

    所有人皆各凭本事!

    于国有功者,哪怕一乡间老农,也能身居爵位,高人一等。

    于国无功,纵你是世家嫡子,也为下下等人。

    关键是如此实行,还不会有任何世家反对,因为袁术放在凌烟阁和功勋殿里的诱惑太大了,没有人会拒绝。

    而追随袁术至今的世家们,本身占据优势,此时的他们根本不会把天下百姓看做对手,能当他们对手,跟他们抢夺星位的,只有其他世家。

    此正他们争相表现,争名夺利之时!

    正如科举制度一样,十年、百年、千年之后,世家之优势会被不断减小,届时便是攻守易形之时。

    一家一代之人才,何以同天下人争卷?

    或许那时自己与孔明皆死,无论是监天司还是负责监督的锦衣卫与东厂,也会出现腐败。

    但正如科举也存在徇私舞弊一般,可无论如何,有科举之后,这天下万民过得总比以前好上一些。

    至少卷成这样的泱泱华夏,能把乱华之五胡,悉数化作泼天大功,抢人头杀到他们破胆吧?

    朕,袁公路,当为这东汉末年,献上内卷。

    书房内静默不久之后,随着侍者来报。

    “回禀王上,甘宁公子到!”

    随着一声铜磬声,甘宁步至殿中,俯身下拜。

    “宁,拜见义父。”

    袁术欣慰颔首,一脸笑意谓之曰:

    “方才阎公从为父这领命而去,你可知他将欲办理何事?”

    甘宁茫然,不知袁术为何有此一问,他怎么可能知道,只得配合着。

    “宁不知,还请义父明言。”

    “此事本是绝密,为父偷偷告诉你.”

    不知道为什么,甘宁看着袁术此刻这副满脸笑意推销的语气,只觉得似曾相识。

    是了!每次邢道荣和蔡瑁,要给自己介绍拉一把时,就是这个神情语气。

    就在他在心里打定主意,要守好心神,不能被义父轻易拉去做功卖力时,只听汉王言道。

    “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