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公孙瓒:我有一计,诸位勿疑! (第3/3页)
吓一番,举众逃往海上,赶赴寿春投袁。
可此时此刻,他又偏偏被公孙瓒拿方才自家的话堵住。
确实,若曹操真有吹出来的三十万大军,完全可以派兵镇守南边的同时,北上会盟伐绍。
而袁术、袁绍都称王的话,讨伐他们两个也就没了必然的先后顺序。
在这种情况下,公孙瓒只要看曹操有没有响应檄文,北上伐绍,他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
果然,见他一时哑口无言,公孙瓒冷冷发笑。
“仲德先生,怎么不说话了?
怎么?难道方才这位汉王义子所说的才是真的?
汝主曹孟德,早龟缩洛阳之中,惶惶而不可终日,莫说袁绍称王了,只袁术一家,已让他疲于奔命,根本就抽不出兵力北上援我?
哪怕袁绍当真称王了,他也只能坐而视之乎?”
程昱讷讷无言,怔怔看着面前这位白马将军,迎着他那双令北方异族为之胆寒的冷冽双眸,竟说不出半个字来。
无论他说什么,只要公孙瓒能激袁绍称王,则朝廷,亦或他的主公。
其虚弱疲软,天下皆知!
枝叶强,而主干弱。
今时今日,这大汉中枢,洛阳帝都,早已没了征讨四方,以诛暴乱的力气。
又何以威服不臣?
震惊!
惊见公孙瓒居然凭借自己聪明的小脑袋瓜,看清了形式,识破了程昱的巧舌如簧,甚至把他逼到有口难言的境地。
郭嘉眼神一亮,忙谏之曰:
“将军此计甚妙!
原来将军的计策非是称王,只是以此试程仲德之心!
今其言自现,诸事皆明,将军当速从我言,举一州之精华,据幽燕之劲卒,倾资财,携万马,乘大舟而行,渡海以赴淮南。
今举众而降,来日亦不失封王之位”
然而没等他说完,公孙瓒也冷笑着将他打断。
“你也休要多言!
一个个为了一己私欲,各为其主谋之,当我不知?
瓒今日便可称王,何待来日?”
郭嘉:“???”
“今日之见闻,皆汝等一家之言耳,何足取信?
曹孟德究竟有无北上援我之力,袁公路又是否已败尽诸侯,威震华夏?
这一切,待我与袁绍相继称王,尽皆明了!”
公孙瓒说着,也看着郭嘉,意味深长而笑。
“不过先生放心,汝之计策甚好,瓒亦非刚愎自用之人。
待称王之后,我自会携幽州菁华,退至北平,随时准备乘大舟搬运资财、精锐、马匹,以往淮南。
其余带不走之兵将物资,留守易京,据城而守,能拖袁绍一日,便是一日。
若曹操果有大军三十万众,仗易京之坚固,足以支撑到他响应檄文,引兵北上来援。
诚如是,则瓒再出北平而南下,同曹操夹击袁绍,以保幽州基业。
若其无能为力,我等见易京城破之日,即刻乘舟遁于海上,犹未迟也。
术耶?操耶?无论汝等孰真孰假,瓒自能明辨,足立不败之地。”
郭嘉:“.”
好嘛,这下就连郭嘉也被公孙瓒这个无耻的妙计,说的无言以对。
自己称王以激袁绍称王,其后当即逃往北平,随时准备乘舟而行。
届时只需坐观成败,若是曹操能出兵北上,易京守住了,就回来天下诸侯共击袁绍,以保幽州基业。
若是曹操不来,易京城破,就连夜在北平乘舟遁逃,跑去淮南举一州之财而降汉王。
袁绍在后面拍马都追不上他。
好好好!好一个立足不败之地,该说不愧是你吗?公孙伯圭!
其实在郭嘉想来,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反而是公孙瓒方才说的那句:
【瓒今日便可称王,何待来日?】
才是吐露了心声!
说这么多理由,其实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称王的行为合理化。
而只要有一个恰当的理由称王,那么哪怕之后,乘大舟逃往淮南,向汉王称臣。
到那时,恐怕即便汉王也不能毫无理由就把他身上的王位给剥了。
否则岂非负了黄金台上意,要失了天下人心?
而一个白马将军公孙瓒的投降,和燕王公孙伯圭的投降!
在汉国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