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夏侯霸,你大伯其实是曹营细作 (第3/3页)
日,各秉忠贞,勿负朕意!】
消息传至,夹在两波大军决战之间的地方官吏们,看着前后脚到的两份诏书,都感觉有些头疼。
上一封汉王檄文,称洛阳为伪诏,奉诏者既为附逆。
下一封天子檄文又至,斥汉王为叛贼,不奉诏者诛九族。
好好好!
某乡县之令,两手各拿一封诏书,他都气笑了。
这破世道!
还让不让他们这些夹缝中的人活?
县令看向麾下官僚曰:
“今奉诏死,不奉诏亦死,等死!
举大计可乎?”
众官吏也六神无主,皆称:
“愿从县君之言。”
县令曰:
“诚如是,诸公开城,随本官迎汉国天师。”
众皆称:“善!”
这很难选吗?
一边八十三万!
另一边才三十万!
闻听两方兵力对比,以及麾下名将谋臣阵容,四方乡县郡守或远避汉军其锋,或暗遣使者与之通好,莫敢奉天子诏,正面与之对抗者。
即便是操麾下诸将,虽则此前朝会之上,被曹操气势所慑。
然随着大军越来越靠近轘辕关,亦皆心怀惴惴,以为前途未卜。
只因汉王自出寿春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未有过败绩,诚恐曹相不敌,而天下为其一战以定。
一时之间,汉王之威势如日中天,自大江而往北,兵锋所到之处,莫敢不从。
中原之地人心惶惶,真可谓“朝天子以请君,拥雄兵而摄政”矣。
与此同时,轘辕关下。
此时此刻,由镇北将军夏侯惇所统帅的颍川、汝南之军,以及由镇东将军乐进所统帅的梁鲁之军,已在此地会师。
共计六万大军,两方相见,乐进与夏侯惇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你也来了?”
“是啊,真巧。”
只见夏侯惇出行,身侧随时有陈到、徐盛护卫在侧,时刻按剑而行,似乎只要“某人”敢说半句诛心之语,即刻人头落地。
与夏侯惇不同,作为汉王第四义子的夏侯霸,行动就十分自由。
此刻他一脸兴奋的来至夏侯惇面前,请命曰:
“太好了,诛杀曹贼,使伯父星位排名更进一步,在此一举。
此番定要将父亲也绑来,同为汉王效力,以证星君位!”
夏侯惇:“.”
这些年,尽管无时无刻不想收拾了夏侯霸这倒霉孩子。
但夏侯惇始终没敢把真相告诉他,毕竟告诉了之后,难免让夏侯霸也沦落到自己这等生死不由人,只要说错一句话,就会人头落地的境地。
倒不如让他不清楚真相,活在虚幻里,至少能以汉王义子的身份,得一世富贵。
然而令夏侯惇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个他深藏心底,对夏侯霸隐瞒至今的秘密,竟然会在此时此刻,被杨弘亲自捅破。
却见议事大帐之中,也不知今日两军会师,才相见的杨弘与陆逊商议了什么,忽见二人相视而笑。
杨弘谓夏侯霸曰:
“霸公子,今日有一件辛秘,却是不能再继续隐瞒你了。
公子有所不知,其实你这位伯父,是一位赤胆忠心的曹营之臣。
其从未真心降汉,如今隐忍数年不发,只为取信汉王,就为了在这等至关重要的战场上,发挥前所未有的能为,以逆转战局。”
此言一出,夏侯霸愣住!
“这怎么可能!!!
我家四世三公,袁氏忠良,军师何以污言,污蔑伯父?”
夏侯惇:“.”
夏侯惇心胆一颤,不好,他怎么知道?
我见此番袁术倾举国之兵而来,诚恐曹公不能抵挡,正欲找机会殊死一搏。
这.我都没动手,光有个想法,就已经被发现了吗?
还是说他们打算在战前,不分青红皂白,直接除去我这个隐患?
也就在夏侯惇惶惑不安,夏侯霸不敢置信之时,陆逊笑了。
“杨公,何必吓唬孩子。”
他看着夏侯霸,谓之曰:
“当然不可能,镇北将军屡立战功,公忠体国,名列天罡星君,如何会做这等背叛汉王,而舍一身荣华富贵之事?
记住了吗?杨公刚才说的那番话,是你要给曹军说的。”
夏侯霸:“.”
夏侯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