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寻刀 (第2/3页)
鼠标在屏幕上无意识地滑动,貘那眯成细缝的双眼精光闪烁,心中不断盘算着这个人与余束的匹配度。
李阎,1987年11月出生于冀省,是武术世家‘河间李’的第十七代孙,其祖李独峰曾在津门武行挣下过‘枪剑双绝’的无两名头,其母早亡,其父李成林因与津门武行结下梁子,99年便带着年仅十二岁的李阎远走广东,意欲立棍开馆,打下招牌
看到这里,貘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一个自家地盘都呆不下去的外江佬,想在粤省立棍开馆,怕是比登天还难。河间李的家传功夫有些门道不假,可当今这个社会,再能打又有什么用呢?这个李成林要么忍不得气,是条汉子,要么目光有限,只看得见眼前三步,没啥大局观呐。”
他已经能大概猜出李氏父子的后续了,而事情的发展也果然不出他所料。
千禧年,李氏父子初到广东拜馆,因与鸿胜祖馆话不投机、不欢而散,拂了广东国术界的面子,受到白鹤馆、洪圣馆等一众国术馆的冷眼,最后还是中华国术协会会长雷洪生出面周旋,代广东国术界接纳了李氏父子,让其在广东安顿了下来。
往后十年,李阎这位少年天才受到鸿胜祖馆国术大师、始祖拳会会长关焰涛赏识,哪怕出身河间李,被人诟病带艺投师,依旧学全了白鹤的擒拿,蔡李佛的棍棒,莫刘两家的短兵狮艺,凭借好底子,高天赋,年仅二十二,便在同龄武师中再无对手。
可惜好景不长,李成林为人贪莽,却有铮铮傲骨,死活不愿低头,与广东国术界的芥蒂始终无法化解,哪怕跟了雷洪生足足十年,也依旧无法立馆扎根,最终郁郁成疾,心病难医,四十几岁就撒手人寰,只留下年少轻狂,满腔热血的独子李阎。
10年,李成林新死,经受江湖夜雨十年之久、早已看透人心冷暖的李阎刚过头七,前脚刚摘孝帽,后脚就上门踢馆。一杆大枪,从佛山挑到广州,整整十九家排挤过李成林的武馆,全部被砸了招牌。
而后李阎自绝于广东武术界,回了冀省老家,江湖上再无这人影踪。
“好一个断魂枪,好一个河间瘦虎!”
看完这篇精悍短小的人物小传,貘吐出一口浊气,眼神愈发明亮,由衷喝彩道。
“跟太岁相似的家世,足够接近的观念,够高的专精,有决心也有手段,真是把好刀。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成长环境有点特殊,自小跟那些老帮菜玩心眼玩久了,容易得被害妄想症,社会化程度不会高,待人处世的态度也有待商榷。不过都不重要,眼下这节骨眼,这小子已经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紧接着,貘就打开了阎昭会引路人专用的背调系统,将李阎这个人的一切,连同可能的人际关系都事无巨细地查了个底朝天。
很快,貘就在冀省人民医院的系统中找到了一份李阎疑似患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病历,日期是三天前。
“乖乖,真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我记得这玩意儿应该没得治吧?这下他进阎浮搏命的理由也不用找了,让我看看,该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节点切入,探探他的底子。”
瞅着密密麻麻的人际关系网,逐渐兴奋起来的貘终于在“雷洪生”这三个字下找到了一个名叫“雷晶”的女人。
“中华国术协会理事,最近陷入了权力倾轧的斗争风波,因没有手上功夫过得去的武师帮衬,要守不住雷洪生留下的基业了么”
貘嘿嘿一笑,双眼浮现出迷蒙神光:“.就让善解人意的貘哥哥来帮帮你吧!”
——
津门,袭胜轩。
“哎,小姑娘,今儿个咋没开门呢?”
铁栅栏大门外,一位头戴绅士帽,身穿花西装的矍铄老人瞅见买菜回来、牵着一头小羊的千朔,立马上前很有礼貌地问道。
“哦,今天老板回来了,灵姐姐说要做家宴,所以今天打烊,暂不接待外宾。”
千朔停下脚步,耐心向老者解释道。
从凛冬废土回归现世后,千朔在两位知心大姐姐的关怀下,也是逐渐融入了正常的现代生活,连那常年杀生磨练出的气场都内敛了不少,看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