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9章 专属武器!(第二更!)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19章 专属武器!(第二更!) (第2/3页)

摸了一下。

    高性能的钢材,高性能的复合工程塑料,小米重工有一大堆,对应的加工设备,小米重工也有很多,即便小米重工没有的,也能在产业链公司找到。

    材料和生产加工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研发,以及加工工艺。

    50万买一套加工工艺,还不错。

    他没有犹豫,直接点击确定。

    这一次,钱太少,工艺也不复杂,所以在林易选择确认后,并没有出现转圈的小圆圈。

    而是直接跳转到图纸。

    随着图纸出现的,还有一句提示。

    【因该产品为军事装备,性能提升500%!】

    在系统里选择好概念图,以及大概的构造图,林易将这两张图纸导入手机,然后将手机摸了出来。

    在郭松和冷云的视角,就是林易皱着眉,思考了一会儿后,就把手机摸了出来。

    两人赶紧绕过桌子,来到林易身后。

    手机打开,林易翻找了一下,那两张图纸的照片,就被他展示在冷云和郭松面前。

    照片里,是一支造型,看起来有点像巴雷特m82的枪械,只是整体体积,比m82要放大了一截,弹匣处,装的不是弹匣,而是一个弹鼓,25发的弹鼓。

    枪身上下左右都有导轨,可以加装一些战术配件。

    那差不多有拳头粗细的枪管,一眼看过去就很暴力。

    可以全自动和半自动射击,更暴力了。

    看清楚那手机里的概念图,郭松眼睛一亮,把手机拿到手里,左右仔细研究了一下照片,一巴掌拍到自己大腿上:

    “这才对味儿!”

    “这玩意儿可比什么重机枪看起来顺眼多了。”

    他拿着比划了一下,冷云就把手机从他手里抢过去,手指滑动,发现除了前面的概念图,后面还有一张结构图。

    在这张结构图里,能够看到对应的尺寸,以及口径。

    一个是40毫米,而另一个是75毫米。

    在结构图的右下角,还有几个小字说明。

    一句很简单的小字。

    【搭配特定弹药,极限直射2500米!】

    看到这一行字,冷云以为是自己看错了,他赶紧瞪大眼睛,同时放大照片。

    这一看,那眼睛瞪得更大了。

    枪械的射程一般分为有效射程和极限射程,因为枪械发射的子弹,是依靠动能击伤,所以有效射程指的是子弹在保持足够动能的前提下,能够杀伤敌人的距离。

    正常情况下,这个有效射程,都会比子弹的极限直射距离要长一点点。

    至于极限射程,那就是这颗子弹平直打出去,能飞多远算多远。

    正常情况下,根据枪械和弹药不同,极限射程是有效射程的3~5倍。

    而林易展示的这款图纸中所记载的枪械,口径变成了40毫米,发射的弹药,也变成了榴弹。

    所以说有效射程,就有点不太恰当。

    但问题是,谁家的榴弹极限直射距离有2500米?

    要是算成有效射程,那距离是不是能再加一点。

    要是算成极限射程,那不是直接冲着10公里去了?

    这可不是什么子弹,这是榴弹。

    可以加装引信的榴弹!

    口径虽然小了一点,但飞十来公里落到地面,那玩意也是会炸的!

    想到这里,他脑海中忍不住浮现出一个画面,那就是在阵地战的时候,发现对面距离还有个10来公里,然后经过详细计算,战士们控制着动力外骨骼,然后将枪口举起,对准远处的敌人阵地疯狂扣动扳机。

    这些枪榴弹击发,然后飞了10来公里,落到地上。

    这完全就是一轮炮击!

    而且是比炮击更快的炮击!

    想象一下,一个排33个人,每人手里一把这个榴弹枪,站在1千米的距离上,对着1千米处的目标,先打一个弹鼓。

    一个弹鼓打完,换上新弹鼓,再来一个弹鼓。

    1650发榴弹!

    谁家掩体经得起这么糟蹋?

    狂喜过后,他拿着手机坐到林易对面,随后将手机立起来,把屏幕对着林易:

    “我们国家40毫米高爆杀伤榴弹重量是280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