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第1/3页)
年夜饭吃完,天还未暗,探春过来悄悄说了,楚延点头,吩咐她:“你和凤姐替朕去赏赐诸人。”
探春笑着应了,与凤姐一起,命太监们搬来已备好的赏赐,多是宫花、宫扇、荷包、金银锞子、御制新书等寻常事物,比之往年元春所赐贾家人要少了许多,更比不过张皇后以往的赏赐。
足以见得宫中的确缺钱。
虽如此,贾赦等人却都与有荣焉。
楚延额外送了三幅墨宝给林如海、王子腾以及贾政,三人小心收起,留待日后再装裱在家中,以传后世子孙。
赏完嫔妃、林如海等人,接着赏丫头婆子们,再赏太监宫女。
完毕后,凤姐来楚延跟前笑道:“娘娘们也要给赏赐,我和三姑娘商量好,又跟林姑娘说了,等会各娘娘家里人来磕头领赏,只赏给父母兄弟和叔叔,其余人一概不用赏了。”
楚延看了一眼黛玉,点头道:“好,林妹妹裁断即可。”
这是又将黛玉往皇后之位上推,将来即便是皇宫内的事,张皇后与元春也要来禀报她。
凤姐笑着去了。
不一会,太监领着林如海来到楚延桌前一丈外,黛玉正襟危坐,她父亲参拜行礼,黛玉颔首落泪,手做搀扶状,叫父亲快些起来。
众丫鬟们都来了,紫鹃充当黛玉的女官,清声念道:“林妃娘娘有赏:赐兰台寺少卿林如海宫绸二十匹,金银锞子各十锭,文房四宝一副,其余表礼一分。”
林如海再行礼受赏,方才退去。
接着又到王子腾,这回是轮到王家二姐妹璇珠和珺仪,以及王熙凤,三人一起给了赏赐。
因王璇珠是嫔,王熙凤是美人,故而是小姑娘璇珠坐主位,她姐与凤姐陪坐,看得楚延直想笑,秦可卿和李纨也在笑着,把凤姐臊得脸都红了,赏赐完后赶忙下坐。
再接着是贾政。
顺序似乎就是与楚延赐墨宝有关。
贾政上前磕头,元春倒是坦然,因她在皇宫里,每年初一时贾母、王夫人等也会进宫给她祝贺千秋,受多了奶奶与母亲的跪拜。
探春却是头一回。
颇有些坐立难安,等父亲磕头后,忙叫父亲平身,也给了赏赐。
再之后是湘云的两位叔叔史鼐、史鼎,宝钗的哥哥薛蟠,宝琴的哥哥薛蝌,迎春的父亲贾赦,惜春的父亲贾敬等。
他们过来后,都是低着头,不敢抬起头直视皇帝与众嫔妃容颜,连薛蟠也十分的老实。
并非按他们年龄大小排序,而是按姑娘们平日里受宠多寡。
其中,秦可卿父亲、弟弟均已过世,她家中已无亲人,故而没有赏。
李纨父亲在金陵,也没有赏。
清河、张皇后自不必说。
倒是妙玉——。
楚延看向与贾母同坐一桌的妙玉,她换下了水田衣,作女子寻常打扮,甚至在头上插了簪子,不知道她的人绝不会想到她是带发修行的尼姑。
楚延叫香菱来,低声和她说:“你去问妙玉,家中可有父母亲人在京城,若是有,明日叫过来,由她去给赏赐。”
香菱去了。
黛玉几人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也看向她,见香菱在妙玉耳边低语几句,妙玉转头看向了陛下,片刻后又低下头。
香菱又回来复命,“回陛下,妙玉姑娘说,她在京中、南京都没有父母亲人,谢陛下挂怀。”
楚延点头,见众人谢恩已毕,便下旨道:“今年热闹至此,也该散了,你们回去罢。传旨林卿,叫他仍安排好贾、薛两家人。”
夏守忠忙去传旨。
礼部官员又领众人叩拜,楚延不做理会,带着众妃先走了,留下贾母等人还有些时间与贾政叙话,不必多提。
回到园子,天上飘起了细碎的雪花,楚延伸出手接了几朵,抬头看着天空,不禁感叹道:“又是一年过去,我来此已有十五年,今年格外的不同,认识了你等,心中欣慰。”
湘云笑道:“陛下说的话,怎么叫人听不大懂?为何是十五年?”
楚延笑而不语。
黛玉看向他道:“陛下似是思乡了。”
楚延惊讶,黛玉笑道:“我也常思念苏州,今年间,天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