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各种实验 (第2/3页)
动,每一次菇炮的激发,都准确地遵循着他脑海中的构图。
这种模式下的战斗力,直接与林珺自身的战术素养和微操能力挂钩,上限极高。
唯一的问题它需要消耗林珺大量的注意力。
第二等,可称之为“指挥模式”。
林珺将意志笼罩一片区域,发布各种细节上的指令,例如某几只噗叽左翼突击、另一些噗叽右侧迂回。
接收到指令的噗叽们,会基于自身搭载的技能库,以一种尽可能符合林珺意图的方式自行行动。
就像方才围攻诺里斯时,林珺只需构思“这只噗叽主防,这只噗叽侧击”,而无需具体到如何格挡,如何出剑,噗叽自会施展出【格挡LV9】或【剑术LV10】应有的水准。
兼顾了效率与控制力,这也是林珺在战斗中最常用的模式。
缺点在于,注意力仍需集中于一片区域,并持续发出新指令。
分心控制多个区域也做得到,不过那样就辛苦多了,久了甚至会出现精神上的疲惫感,容易出现失误。
最末一等,则是完全的“托管模式”,噗叽们就只在林珺的潜意识控制下行动。
林珺仅预设一个或多个最终目标,之后,噗叽们便会化为人机……
比如刚才那场的最后阶段,林珺对这些精英噗叽就只设置了一个指令:击败诺里斯。
结果就是战力大降,被诺里斯反败为胜了。
这一问题,在噗叽军团以【自爆】、【菇炮】、【剑刃风暴】等简单粗暴技能为主时并不突出。噗叽们只需自动锁定目标,然后一往无前地A上去即可。
但装载【剑术】之类的技能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同样魔力生产的精英级别噗叽,在林珺的“指挥模式”下,这些噗叽可以用出各种配合战术,发挥出远超只有简单技能时的战斗力。
但当进入“托管模式”后,这些噗叽反而没有那些不讲技巧,单纯堆伤害和防御的噗叽好用。
这么下来,许多技巧性技能就只适合装在更高级的噗叽之上了。
当然,林珺有着强大的分心能力,目前看来还是够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