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神左合流 (第1/3页)
宗教势力会和极左势力合流,甚至听麻衣学姐暗示的,或许关西的新神直接和红色金丝雀结盟了也不是没有可能,还是让上杉宗雪感觉到了一种错乱感和啼笑皆非感。
不过倒也不是没有现成的例子。
经常参与革命的朋友们都知道,神左合流之中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拉美国家的解放阵线,但我们今天不说这个,我们今天说个大家能够听懂的,即著名的半岛神左合流。
众所周知,南韩这个地方基督教非常发达,而由于社会特别压抑,很多人都需要精神寄托,因此南韩的各种邪教也层出不穷。
但是,尤其是南韩的朴卡卡时期和全小将时期,南韩教会体系在民主化过程中是起到了至关重要和中流砥柱般的作用,他们和韩国传统左派一起,组成了著名的“神左”阵线,并在相当程度上取得了全面成功。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教会在南韩属于“进步组织”,我们都知道近代东亚三国无论是科技水平还是启蒙水平都处于极度的落后之中,譬如明清时期已经有很多传教士来到某国,传来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诸如利玛窦、汤若望等等。
但是人家是来上课的么?
才不是,人家是来传教的!主要是这群传教士们发现了要传教,先要教当地人基本的知识,才不得不先从教基础学科开始的。
和以往的刻板印象不同,中世纪的传教士=知识丰富的学者,中世纪的修道院则是在极大程度之上代替了学校的职能,在罗马陨落加洛林王朝崛起时,欧洲到处都是野蛮人,仅有极少数的教士会拉丁语和掌握了科学知识,能看得懂罗马遗留下来的书籍和文字。
南韩也是这个道理,因此相对于那个时代,教会反而象征着“先进、开明、科学”。
同样,日占时期,侵韩日军强迫半岛信奉他们的“神道教”,南韩人自然不愿意,因此教会又迭加了一层“国族主义”的BUFF,被认为是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教和我们民族自己的选择。
“任何国家都不能阻止半岛人选择正确的道路。”——金泳三
好家伙,教会成了“进步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象征,最终和左派合并,形成了“神左合流”,而且当时朴卡卡和全小将时期无论工会、政党和其他民间社团受到严厉镇压。而教堂成为了当时韩国社会为数不多的、拥有相对独立空间的合法组织。
教堂提供了军警不敢轻易闯入的庇护所,成为了民主运动人士集会、策划、宣传和藏身的关键基地,而且教会可以合法地沟通外国,从而让军政府有所忌惮。
在韩国国内,不同教堂可以快速串联。在国际上,教会通过全球基督教网络向海外(尤其是米国)揭露军政府的暴行,争取国际社会的声援和支持,这对军政府构成了很大的外部压力。
然后,领袖金大中本人还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上杉宗雪想起这种极端错乱和差异却能够联合起来的阵线就有种很搞笑的感觉,但存在即合理,会出现这种事倒是挺符合半岛国情的,光谱偏到一定程度本身就很像宗教。
不过从这种角度来看,关西的这位新神倒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家伙,他可以强硬出击,遭受了挫折也可以立即放低身段求和,为了能取得突破,他可以和红色金丝雀这种组合合作,但如果意识到可能触及到现代政府的底线,他也能立即偃旗息鼓表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