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飞升准备,权力更迭(求月票) (第3/3页)
有约在先,一诺千金,断无更改之理。”
“‘神霄道宗’与‘皇泽王朝’共抗魔劫,情谊非比寻常。”
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帝君飞升后,只要贫道尚在‘天澜星’一日,只要‘神霄道宗’道统不绝,便会遵守此约。”
“若真有那不开眼之辈,欲对‘皇泽’不利,或王朝遭遇存亡危机,我李云景及‘神霄道宗’,定不会袖手旁观。”
“有掌教此言,北辰心中便踏实了!”
听到李云景亲口再次确认,姬北辰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和释然,他直起身,郑重道:“请掌教放心,‘皇泽’绝非忘恩负义之辈,日后‘神霄道宗’但有所需,只要不违背道义与王朝根本,‘皇泽’定鼎力相助!”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中的一块大石都落了地。
李云景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友好的“皇泽王朝”作为盟友,而非一个陷入内忧外患、需要不断救火的烂摊子。
太子姬北辰则需要李云景这位强援的明确表态,来稳定内部人心,震慑外部宵小。
接下来的谈话便轻松了许多,双方就未来可能的合作、信息互通、资源往来等事宜初步交换了意见。
太子姬北辰姿态始终放得很低,充分表达了对李云景及其背后宗门的尊重。
茶过三巡,李云景便起身告辞,言及需见一见皇泽帝君,天阵子,好奇飞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回“神霄道宗”?
这事不急!
天大的事,也得等皇泽帝君,天阵子飞升了再说!
太子亲自将李云景送至“养心殿”外,直至李云景的身影消失,这才缓缓直起身,脸上的谦逊渐渐化为属于未来帝君的沉稳与决断。
“传令下去,即日起,凡我‘皇泽’所属,见‘神霄道宗’掌门如见皇族,对李掌教需持以最高礼节。”
他转身,对身旁的心腹侍从沉声道:“与‘神霄道宗’的一切往来,列为最高优先级!”
“是!殿下!”
随着这道命令,李云景与“神霄道宗”在“皇泽王朝”的地位,被正式确立下来。
辞别太子后,李云景在一位老内侍的恭敬引领下,穿过层层宫禁,来到了皇宫最深处一片被氤氲皇道龙气与玄奥阵纹笼罩的秘境入口。
此处名为“皇极秘境”,乃是历代皇泽帝君闭关冲击至高境界的所在,亦是此次皇泽帝君与天阵子调整状态、准备飞升之地。
老内侍在秘境入口处便止步躬身,不敢再前行半步。
李云景独自一人,迈步踏入那光晕流转的入口。
眼前景象豁然开朗,并非想象中的殿宇楼阁,而是一片自成天地的小世界。
天空是纯净的蔚蓝,飘荡着祥云,下方山河壮丽,灵脉如龙,浓郁的灵气几乎化为实质的灵雨。
在这片天地的中央,一座巍峨耸立、通体仿佛由白玉雕琢而成的山峰直插云霄,那便是“皇极峰”在此方秘境中的投影。
峰顶之上,两道身影正对坐于一张石桌前,石桌上摆放着一副残局,黑白棋子错落,却并非寻常棋路,而是蕴含着天地至理与周天星辰的轨迹。
正是皇泽帝君与天阵子。
感受到李云景的气息,两人同时转头望来。
“李道友来了。”
皇泽帝君微微一笑,袖袍一挥,旁边便多了一个石凳,“请坐。”
天阵子也含笑点头示意,目光在李云景身上流转一圈,赞道:“李掌教果然非常人,月余不见,修为愈发精纯圆融,看来此番收获不小。”
“略有所得,不敢当国师谬赞。”
李云景拱手见礼,坦然落座,笑道:“倒是二位,气息渊深如海,与这方天地隐隐相合,看来飞升之期已近,状态已调整至巅峰了。”
皇泽帝君颔首,目光望向高天,带着一丝向往与慨然:“不错,三月之期将至,朕与国师已准备妥当,只待时机一到,便引动天劫,破界而去。”
“帝君,国师,贫道冒昧,对于飞升之事,世间传闻众多,却多语焉不详。”
李云景沉吟片刻,问出了心中好奇已久的问题:“不知这飞升,究竟是何种光景?”
“那天劫,那上界,又是何等模样?”
“神霄道宗”造了一次劫难,加上几十万年没有人飞升了,所知之事,少之又少。
李云景也不敢确定飞升到底是什么。
皇泽帝君与天阵子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一丝笑意。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能与之探讨飞升之秘的人已然不多,李云景虽修为尚不及,但其潜力、实力与心性,已足够让他们平等视之,分享一些秘辛。
“李道友既然问起,朕便与你说说。”
皇泽帝君执起一枚白色棋子,轻轻落在棋盘某处,顿时引动周围灵气一阵微妙波动,“所谓飞升,本质上是此界生灵修为达到此方天地所能容纳的极限后,引动更高层次世界法则的感应与接引,同时也伴随着此界法则的排斥与考验。”
“其过程,大体分为三步。”
天阵子接口道,他指尖萦绕着点点星辉,在棋盘上空勾勒出简单的图象,“第一步,乃是‘感应与引劫’。”
“当修士修为、心境、对法则的领悟都达到临界点,便能模糊感应到上界的存在,并可以自身道韵为引,主动引动‘飞升天劫’。”
图象中,一个小人盘坐,周身道韵冲天,引动苍穹之上风云变色,雷云汇聚。
“第二步,便是‘渡劫’。”
“这飞升天劫,并非单一的雷霆之劫。”
皇泽帝君神色凝重了几分,“其形制因人而异,但通常包含‘五行劫’、‘心魔劫’、‘赑风劫’、‘天雷劫’乃至更为诡异的‘因果劫’等等。”
“威力浩大,远超寻常修士所渡之劫,乃是上界法则对飞升者根基、心性、福缘的全面考验。”
“渡不过,则身死道消,万载苦修化为泡影。”
图象中,那小人在各种恐怖的天灾、幻象、风雷轰击下艰难支撑。
“第三步,便是‘破界与飞升’。”
“若能成功渡过所有劫难,便会有‘飞升仙光’接引,破开此界壁垒,进入通往更高层次世界的‘飞升通道’。”
天阵子指尖星辉化作一道光柱,将小人笼罩,冲破云霄,“然而,即便到了这一步,也并非万无一失。”
“飞升通道之内,并非坦途,时有空间乱流、虚空暗兽,甚至可能遇到其他未知风险。”
“需有足够实力与手段,方能安然抵达上界。”
图象最终,小人消失在光柱尽头,去往一个更加浩瀚、光芒璀璨的世界。
“那上界……又是何等景象?”
李云景听得心神摇曳,仿佛亲眼目睹了那波澜壮阔而又危机四伏的飞升之路。他深吸一口气,问道:“与‘天澜星’可有联系?”
“关于上界的具体情形,朕亦所知不多。”
皇泽帝君摇了摇头:“古籍记载零星,且多为推测。”
“只知那是一片远比‘天澜星’浩瀚无数倍的天地,法则完整,灵气等级更高,谓之‘灵界’、‘上界’或‘大千世界’。”
“至于联系……或许有,但绝非轻易可以往来。”
“否则,古籍中也不会仅有飞升记载,而无降临描述了。”
“据我推演,飞升之后,想要再回此界,恐怕千难万难,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或许唯有达到上界极高的境界,方能找到归途。”
天阵子补充道:“故而,飞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便意味着与此界亲友、基业的永别。”
此言一出,三人都沉默了片刻。
这意味着,皇泽帝君与天阵子此去,几乎再无回归之日。
“大道独行,不外如是。”
皇泽帝君最终洒然一笑,打破了沉默,“能得窥更高境界之奥秘,纵前路荆棘,朕与国师亦无悔。”
“帝君与国师之道心,贫道佩服。”
李云景由衷赞道。
“不知二位飞升之后,对此界‘皇泽王朝’与‘神霄道宗’,可还有何嘱托?”
他想了想,又问道:“或者说,在上界,我等后辈修士,是否有可能再闻二位之名?”
“朕已将王朝托付于北辰与你。”
皇泽帝君目光深邃,看向李云景:“至于在上界……若你等后辈中,真有人能踏足此境,飞升上界,或许能在某个角落,听闻‘皇泽’与‘天阵’之名。”
“届时,便是我等故人重逢之期了。”
“李掌教天纵之资,他日必非池中之物。”
天阵子也笑道:“或许无需太久,我等便能在上界把酒言欢,再论大道。”
这话语中带着鼓励与期许,也隐含着一份约定。
“承二位吉言。”
李云景郑重拱手:“他日若贫道有幸踏足上界,定当寻访二位踪迹。”
三人在皇极峰顶又交谈了许久,皇泽帝君与天阵子将一些关于飞升天劫的细节、需要注意的凶险,以及他们对大道的一些独特感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李云景。
这些经验,对于任何一位有志于大道的修士而言,都是无价之宝。
直到日落月升,李云景才起身告辞。
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不宜再多打扰。
离开秘境前,他回首望去,只见皇极峰顶那两道身影依旧对坐,沐浴在星辉月华之下,气机与整片秘境、与冥冥中的天道逐渐交融,等待着那石破天惊的一刻到来。
飞升之秘,大道之艰,前路之广,都在李云景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
皇泽帝君与天阵子即将联手飞升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天澜星”最顶尖的圈子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这并非简单的传言,而是通过特殊渠道,由“皇泽王朝”官方正式通报给其他几位站在此界巅峰的存在。
一时间,整个“天澜星”的高层都为之震动。
数十万年了,终于再次有人踏出这一步,而且是两位返虚大能联手!
这无疑给所有困于此界巅峰、前路迷茫的至强者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点燃了他们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渴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