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 夜船向北  八道横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07章 夜船向北 (第3/3页)

的变化。

    只见披甲神将脚下所踩的汪洋之中,出现了一座规模仅有米粒大小的村庄,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轮廓和李家村一模一样。

    不止如此,就连武将身上的甲衣线条也变得更加细腻流畅了一些,站立的姿势也有细微变化,趋向于沈戎在现世之中的习惯。

    所有的变化都在证明一件事,【绥靖山海】之中已经再无上任‘晏公’的痕迹。

    但沈戎依旧没有贸然将自身气数注入这件神道命器之中,转而在李耀宗雕刻的雕像中又注入了毛道和人道各一两气数。

    本该是一件死物的雕像霎时像是活过来一般,眼中华光凝聚,像是嵌入了两颗异色宝石,同时流淌的气数宛如刻刀,在雕像的衣袍上刻画出一头线条简陋的山虎。

    沈戎如同变戏法一般,将雕像收进【墨玉扳指】,又拿出来递给李耀宗。

    “来,拿着,这是老叔我给你的回礼。”

    李耀宗对沈戎这番幼稚的动作气的笑了起来:“老沈,你可真是不要脸啊。”

    沈戎哈哈大笑:“你以后要是遇见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对着这具雕像说,或许我就能听见了。”

    李耀宗半信半疑的接过雕像,心里突然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的面前出现了两个沈戎。

    没来由间,少年想起了上课之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举头三尺有神明。

    当浓稠的夜潮吞没了整个村庄,只余铁皮船上还亮着一盏大灯,如同为夜航船指引方向的灯塔。

    但如果此刻有人从高处俯瞰,李家村此时更像是浸在墨汁中的一颗黄鱼眼。

    李阿婆家的鱼排难得会如此热闹。

    李村长专门回家脱下身上那件闽教黑袍,换上了往日的粗布短衣,十分殷勤帮李阿婆打着下手。有时候还故意笨手笨脚弄错一两味调料,惹来阿婆嫌弃的目光,抓住机会没话找话。

    另外三人则坐在房间里,李耀宗紧张的看着王松,王松则同样紧张的看着沈戎。

    等到桌上摆满了菜肴,众人准备落座的时候,李村长死活都要让王松坐到主位上去。

    王松怎么可能答应,嘴里一直念叨着长者为先之类的话语,两人好一顿拉扯,最后是李老头一脸舒坦的坐了上去。

    “大家,这一杯,先敬我们慈祥宽厚的九鲤老爷,是他老人家保佑我们杯中有酒,碗中有肉。”

    李老头举起手中自酿的米酒,邀请众人一同举杯。

    桌上没有人出声附和,脸上表情各异。

    李老头似乎没有察觉到众人的异样,一杯下肚,再举一杯。

    “这第二杯嘛”

    老头将酒杯对向王松:“要敬王大人,要不是您,李家村这次怕是过不上一个安生年了。”

    “老爷子您客气了,这都是您的功劳,我并没有做什么努力。”

    王松态度谦逊,举杯向桌上众人致以,等轮到了沈戎的时候,他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托着杯底,杯沿要比沈戎低上一截。

    “这最后一杯啊,我想敬沈戎。”

    李老头感慨道:“你这一走,恐怕咱们就再没有机会见面了,所以这一杯就当是给你送行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你小子不是一般人,以后等你发达了,可千万不能忘了咱们李家村,别忘了你李阿婆,还有耀宗。”

    众人举杯同饮。

    乡下的米酒的度数不高,就算是敞开了喝也很难醉人。

    但是李村长却早已经脸色泛红,醉眼朦胧。

    这一次换作沈戎举杯,只见他站起身来,一脸正色道:“这一杯我敬您和李阿婆。阿婆,多谢您的救命之恩。也多谢村长您的收留之恩。”

    “你这小子,怎么一杯酒敬两个人呢?你这为人处事的水平还得再练一练,不然等以后去了县庙,容易丢了咱们李家村的脸。”

    老头一脸窃喜,眼神偷摸瞥向李阿婆。

    李阿婆却懒得理会他,招呼众人赶紧动筷。

    “哦,对,都别光顾着喝酒了,快动筷子,不然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这可都是你李阿婆辛苦准备的。”李老头连忙应声道。

    一盏灯火,满桌欢声。

    浊酒味淡,笑颜色浓。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在天中明月的照耀下,一艘快船驶离鱼排,向北疾行。

    李村长喝的不省人事,躺在木板床上呼呼大睡。

    阿婆在屋子外洗刷着碗筷,李耀宗趁无人注意自己,悄悄把那尊雕像拿了出来,抱在怀中左顾右盼,却发现不管摆在哪里好像都不太对劲。

    最后他竟然将目光落向了房中的神龛,轻手轻脚将九鲤老爷的神像往后挪了几寸,将自己雕刻的木雕摆在了前方。

    咔嚓

    碗碟掉落摔碎的声响将少年吓了一跳。

    他猛然回头看向身后,却发现自己阿嬷呆立在门口,眼眶发红,泪流满面。

    “晏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