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绵州 (第3/3页)
个月,兄长从西域回来会去一趟京城,届时他会再登门与杜相详谈。”
孟疏白点头道:“如此甚好。”
桑娘子道:“会首,您入京之后,布政使大人命原保宁府通判暂代了冯玉庭的位置。不过近日听闻,朝廷已经下旨,从京城另调了一人来顶替冯玉庭的位置。”
这显然是个新消息,谢梧这些天都在路上,并没有收到这个消息。
“什么人?”
桑娘子道:“说是原翰林院侍读学士廖闻。”
那中年男子扬眉道:“翰林院侍读学士被调到蜀中来当个同知?虽说也是升了半级,但这也还是……莫不是这姓廖的在京城得罪人了?”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保宁府同知正五品,但一个是清贵的京官翰林,一个是远离京城的外放小官,看起来着实不像是被提拔了。
桑娘子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道:“你这粗人哪里懂这些门道?保宁府那个老头儿最多撑到今年年底,那人来接替冯玉庭的位置,回头八成会顺理成章的升上去。半年时间从正五品到正四品,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
说到此处,桑娘子看向谢梧道:“会首在京城,可听说过廖闻这人?”
谢梧道:“略有耳闻,但所知却不多。这人应该是泰和帝登基后首届科举的二甲头名,这些年一直在翰林院,并没有什么别的政绩,我们对他的了解也不多。”
大庆上下官员何止千百?一个埋头在翰林院里数年的五品官员,确实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不过……朝廷既然能派他来蜀中,想必不会是死读书的人。”谢梧道:“等他就任之后让人盯着一些,先看看到底是什么路数再说。”
桑娘子点头应是,有些惋惜地道:“咱们费了那么多功夫,差一点就将冯玉庭送上保宁知府之位。可惜……功亏一篑。”
谢梧倒是已经想开了,“人有旦夕祸福,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在座几人对视一眼,也只得将这惋惜收起来了。
官场上风云突变本就寻常,事已至此再惋惜也是无用了。
? ?(* ̄3)(e ̄*)二更稍晚一些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