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凤帷香 (第1/3页)
谢梧自认为,自己虽然算不上全天下最聪明的人,却也不算是笨人,但她确实从来没有明白过泰和帝的脑回路。
送自己的重臣去死,借此挑起战事的逻辑她自然是能想明白的。前提是想要挑起战事的一方有足够的实力,但现在的大庆朝廷有吗?
北方边患不休,西北肃王宁王也不安分,西凉暗地里蠢蠢欲动。还有年初的青州叛乱,和私底下小动作不断的南诏。说大庆如今的局面有末世之兆或许有些过分了,但摊上一个操作奇葩的皇帝,弄折了大庆这一百多年的江山也未必不可能。
院子里一时寂静无声,谢梧双手捧着茶杯,仿佛是想要借着茶杯的暖意驱走心底的寒意。
谢奂靠着柱子站在一边,低头垂眸不语,仿佛没听见谢梧方才的话,也没想到谢梧未竟的话语。
倒是于鼎寒显得很是从容淡定,他低头喝了一口茶,含笑道:“小兰歌,太聪明了不好。你老师没教过你?慧极必伤。你这个时候出现在颍州城……不是为了来玩儿的吧?”
谢梧垂眸,捧在手里的茶杯中,水面平静无波。
“让于相见笑了,我从光州一路行来……见到许多流民,战乱不过月余,各地已经有不少盗匪横行,其中更有不少是原本朝廷的兵马流落成寇。我就想……来见见信王殿下,或许能够劝说一二。”
于鼎寒道:“但是,信王显然将你当成了千金买骨里的那个马骨。我们还没进城,就听闻信王殿下对陵光公子极尽礼遇,到处都在传说信王殿下礼贤下士。”
当然,这个传说有几分是真的,还有几分是信王的人自己散播的就要再议了
谢梧面露羞愧,“是晚辈托大了。”
“你有这份心,便是好的。”于鼎寒摇摇头道:“颍州城不是该久留之处,早些离开吧。”
“可是于相您……”谢梧蹙眉道。
于鼎寒摆摆手道:“老夫心里有数,信王要你传的话你传了,回去吧。”
于鼎寒端茶送客,谢梧自然不能再留。只得轻叹了口气,起身朝于鼎寒深深地一揖,道:“于相保重。”
于鼎寒点了点头,不再抬眼看谢梧,谢梧朝旁边的谢奂微微点头示意后,转身走了出去。
晚上王府的夜宴谢梧一直提着心,她在心中怀疑着会不会有人在宴会上行刺于鼎寒。但事情并没有如她所想,整个宴会平静无波。
秦牧请来了颍州城所有的官员和有名望的人,一场宴会下来倒是有些宾主尽欢的意思。许多人见此情形,心中也不由升起了几分期望。
或许这场战事很快就会结束,当朝右相亲自来颍州劝降,信王殿下又如此周到的招待,显然并不是全无和平解决的可能的。
但另外一些人却又是心中一沉,颍州既然已经起兵叛变,想要兵不血刃的结束是不可能的。
即便朝廷愿意一时放过信王和周兆戎,他们这些跟着起兵的小喽啰也逃不了一死。
既然信王已经带他们走上了这条路,那就必须走到底!
清晨天还没亮,谢梧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唐棠就从外面闯了进来,“阿梧姐姐,出事了!”
唐棠显然是真的着急了,直接就叫出了阿梧姐姐四个字。
躺在床上的谢梧猛地睁开眼睛,定了定神才问道:“出什么事了?”
唐棠道:“你昨晚让我们注意朝廷来招降的人,不久前有人袭击了城中那位右相住的院子,听说那位右相受了重伤。”
谢梧从床上坐起身来,揉了揉眉心问道:“楚平回来了么?”
唐棠摇头道:“还没有,昨晚走的时候说辰时回来。”
谢梧飞快地起身更衣洗漱,不过一刻钟功夫,白衣翩翩的陵光公子便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唐棠正坐在外间的桌边把玩着手中的暗器,听见她的脚步声才回头道:“今早凌晨,有十来个高手闯入信王府的客院,那位于相……伤得不轻,和信王的招降谈判恐怕要延后了。”
谢梧冷笑了一声,“十几个高手,就能闯入信王府?什么样的高手?”
如今秦牧在造反,生怕朝廷派锦衣卫或者东厂来暗杀他,王府里高手如云。
即便是昨天谢梧去书房见秦牧的时候,谢梧如果想不开敢在书房里对秦牧下手,恐怕也得立刻死在那里。
唐棠耸耸肩,道:“刚刚送王府里丢出来十几具尸体,我偷偷去看了一下。实力应该确实都不弱,但是……像是军中的人。”
谢梧沉吟片刻道:“于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