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必言谢 (第2/3页)
有余。”
衡道:“那是各县的县令吗?”
两个少年人远远看了片刻。
章敬道:“我知道了,这些县令都是来向都水长讨教治水之法,我看过官吏升迁的文书,先前我并不知道丞相府如何决定官吏升迁与否,现在我知道了,也知道这些县令来找都水长的原因。”
“萧何升任县令,其原因无外乎三个,田赋,人口与民生。”
衡迟疑道:“不只有这三个,还有品行。”
章敬颔首。
田赋越多,说明田地越多,因此这是互相成就的。
其次人口,既要人口多,还要县里稳定,那就是民生,要看一个地方的人们过得好不好。
如果过得不好,也是县令的职责。
如此看来,地方官吏升迁要领无外乎于此。
在如今的丞相府政令下,想要升迁不仅不能想着保持原样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了,还需要扩张田地以增加田赋税,其次要增长人口的同时,让人们过得很好。
换做是以前,人们过得好与不好,与士大夫们有何关系。
现在天地都不同了,秦都一统天下了,皇帝都敢书同文,车同轨,废旧礼,多一个官吏升迁之法,其实也不见得是什么大事。
秦要做的事,都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的事。
在章敬看来,这些政令都是正确的。
与这里官兵交代了自己的身份,没有透露衡的小公子身份,但章敬说他是大夫子的弟子,递交了一个学士府令牌之后,便得到了放行。
章敬大哥如今才十五,当然还未有进入学士府的年龄,这个学士府的令牌其实是一个支教夫子交给老夫子的。
那个支教夫子叫作高,也就是自己的叔叔公子高。
这位叔叔一直说要来关中,但却从未真的回来过。
这一次,都水长都回来了,他却依旧没有回来,听说是一直在西北编写史书。
两人走入上林苑内,见到了诸多官吏还排着队。
看到各县的官吏都排成了长队,依次进屋向都水长提问,这下可好,衡根本分不清谁是萧何。
总不能大声喊,萧县令给我出来。
这也太失礼了,有违老夫子的教导。
但衡现在不在意萧何了,他更在意都水长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