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县与国 (第2/3页)
卷文书递上。
章敬并不是学士府的学士,但人们觉得他师承叔孙通,年龄一到就能成为学士。
章敬接过文书,将名册上的一个名字写下,道:“可以增设一个,不过来年恐怕要等。”
萧何恭敬地将文书收下,便离开了。
三人在栎阳的县府留了三天,处理完支教的事宜之后,司马欣还带着三人去见了栎阳的乡亲。
“这就是公子扶苏的孩子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家,拄着拐杖看着两个少年人。
司马欣解释道:“公子让两位小公子在敬业县读书。”
见兄长行礼了,礼也跟着行礼。
栎阳老秦人的记忆多数都还停留在秦王时期,他们甚至只记得如今依旧是秦王政治理着关中。
而他们这些老人家还活在过去。
在回渭南的路上,司马欣向两位小公子解释着。
“那两位老人家解释过许多次了,可是老人家怎么都不信,也就由着他们。”司马欣笑道:“他们是越老越像孩子。”
衡道:“要哄着是吗?”
司马欣笑着没有回话。
礼道:“不用哄着,老爷爷过得特别好。”
闻言,衡一手搭在弟弟的肩膀上,道:“嗯,你说得很对,不用哄着,秦是不是一统天下了与老爷爷们的生活无关,只要他们过得好,就可以了。”
礼颔首道:“弟弟就是这个想法。”
司马欣带着一队兵马先将这两位小公子送去了敬业县,看着两位小公子平安走入县里,他才回了潼关。
照顾两位小公子是万万不能有失的,哪怕他们磕着碰着,他司马欣都唯有一死。
等司马欣回到了潼关,天色已入夜了。
走到潼关城的郡守府,司马欣将油灯放到了案上,就开始了今天的公事。
他正在纸笔写着,李左车就来禀报,“辛老将军来了”
司马欣道:“请进来。”
辛胜老将军近来一直生活在潼关城,司马欣见到老人家笑着道:“今夜怎么有闲情来我这了。”
辛胜抚着花白的胡子道:“年纪大了,没事做。”
李左车站在郡守府外,穿着甲胄正是当值时,就站在门外,听到了府内的话语声。
“今天你陪着两位小公子去栎阳了?”
“两位小公子特别懂事,也不知公子是如何教出来。”
“公子扶苏小时是何等人物,公子的孩子岂是寻常孩子能比的。”
“辛老将军所言有理,可在我看来天赋再好,知礼懂礼那需要人教诲的。”
……
听着府内两位还带朦胧的话语,李左车站在府外,来回走着,时而看向巡防的甲士。
当初他也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李牧的孙子,现如今却给秦的郡守当看守。
李左车也想出征打仗,重新恢复爷爷李牧的名望。
翌日,晌午时分,人们都在盼望着今年的冬至日,天依旧寒冷。
公子扶苏结束了今天的廷议之后,便与丞相李斯去了北郊的行宫。
今天的丞相府的诸事,只能交由张苍与程邈两人。
张苍道:“看来今天又有处置不完的国事。”
“国事哪里有处置完的一天。”程邈站在章台宫的台阶上,看着走远的公子与丞相李斯。
张苍看到程邈的发丝间,已有了几缕白发,道:“你看你,忙得头发都要白了。”
程邈感慨道:“人就是这样,没到五十岁就开始老了。”
如今的程邈也就四十余岁,张苍叹息一声,又道:“走吧,先把今天国事处置了。”
每每冬至之前,丞相府都会堆满各地的文书,每年的年底前要将各地积累的文书都批复好。
北郊的行宫,林光宫内,宫殿的周边还有几匹战马,正如闲庭信步一般的走着。
看来这些从天山而来的战马,已适应了关中的环境与气候。
扶苏与丞相李斯一路走上台阶,走到林光宫的大殿前。
此刻,太医令夏无且正在殿内。
经过内侍的通禀两人这才走入殿内。
嬴政的须发白了一大片,如今是只能从白发中寻找黑发了,须发看起来是灰色的,白发间偶尔见几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