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上 (第2/3页)
兰山下。
韩信道:“看吧,等你们到了贺兰山就要好好练练了。”
“韩将军,贺兰山在哪里?”
韩信坐在车辕上,还有些慵懒地道:“北面,以前的贺兰山并不叫贺兰山,匈奴人将那里叫作卑移山,是当年头曼单于王庭木马的所在,在很久以前呀,匈奴人会将战死的战马葬在贺兰山下……”
言至此处,韩信又补充道:“贺兰山这个名字是公子扶苏给它起的,既然是秦军打下的地界,就应该用秦人所起的名字,就像是河西走廊,乌鞘岭以西的河西走廊也是公子扶苏所取的名字。”
这些孩子都知道公子扶苏,他是支教的夫子们口中的贤明公子,这位公子爱民,爱天下人。
公子扶苏还希望人们能够爱自己,教导人们明是非,知荣辱,要有良好的品德。
那是孩子们心中所敬仰的人,将来他们一定会敬爱公子扶苏。
因与公子扶苏有关的传闻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传闻有好有坏。
但只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就会一直敬爱那位贤明的公子。
当年六国的旧贵族十分害怕皇帝,皇帝也就是以前的秦王,而这位秦王却有一位十分贤明的儿子。
如果公子扶苏将来也成了皇帝,人们也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吧。
除了公子扶苏,不论是谁都坐不稳皇位的。
“我没见过尧舜,我觉得世上若真有尧舜这般的人物,就该是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让我读书了,支教的夫子还治好了我爹的病。”
“我们县的夫子不会治病,可他会教我们织布。”
另一个孩子道:“我从蜀中江原县来的,我们县韩夫子什么都会,就连县令都十分依仗他……”
……
韩信听着孩子们议论公子扶苏,他面带笑意,没有打扰他们。
其实不只这些孩子如此,在关中的拥护公子扶苏的人更多,而且只会比这些孩子更热烈。
韩信亲眼见过人们将一碗碗的粮食放在公子扶苏曾经所住的地方,那些粮食可以在屋前堆成一座小山。
每每听那些老农说起当年的渭南,他们总说渭南的新民是在寒冬中一无所有地来到关中的,公子扶苏给了他们许诺过的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