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皇帝的又一次西巡 (第3/3页)
太学府内,他也想知道皇帝在这里时都看了什么书,左看右看也不知道哪些书被翻看过。
不多时,王馀也脚步匆匆而来,他见到郡守行礼。
王馀是太学府的府丞,与隹一起主持着太学府与支教相关的事宜。
看着两个年轻人,司马欣身为渭南的旧人,算是看着两个孩子在叔孙通的教导下长大。
司马欣道:“皇帝刚走,你们深夜还来整理卷宗?”
王馀从身后的文吏手中拿过一个包袱,他一边打开包袱,一边道:“今年商颜山印的书刚发下去,我还未记录在案。”
隹也道:“今年积压了不少事。”
整个太学府也就这两个夫子在忙碌,司马欣摇头叹道:“叔孙通真该多给你们一些人手。”
隹笑着道:“他老人家是个很守旧的人,总说不习惯我们的教书方式。”
王馀也道:“老夫子的教书方式还停留在当年稷下学宫的方式。”
司马与他们又叮嘱了两句,就离开去忙郡里的事。
关中的官吏有忙不完的事,每年的四季,丞相府总会发出一道道政令,多数时候只有冬至能够休息三两天
别说是冬至了,他司马欣也不能懈怠,可即便是成了郡守,他有时也会多过问几句华阴县的事。
翌日,早晨天刚亮,司马欣就急急忙忙去了华阴县,看看华阴县的葱。
县里的葱越种越好了,生活也富足了不少。
今年的华阴县要扩建,又遇到有几户人家的长辈过世了,加之民夫征发不够,这些忙得司马欣焦头烂额。
以前管着一个华阴县也够了,现如今管着渭南六个县,更累了。
好在敬业县与骊邑是安静的,而其余几县的事务,一样比一样繁重。
而栎阳老乡里还指望着他司马欣将来有一天能够让他们栎阳好起来。
可他哪里管得到栎阳,眼前的事就够让他头疼了。
司马欣对眼前的县令道:“扩建是为了建设以后的临渭,这是耽误一年,整个渭南都因这点事耽误一年吗?”
新任的徐县令被司马欣一呵斥,就低下了头。
司马欣道:“家中一个长辈过世,就要二十余个民夫给他老人家送行?他家的事比大秦的国事还重要吗?”
言罢,司马欣十分强横的让县令停了人家的丧事。
华阴县的县民都是信任司马欣的,当年此人还是华阴县令时就让县里的人们活得更好了一些。
正因如此,现在的司马欣再来华阴县,面对这里的县民也有足够的底气。
此事,很快就被安排妥当。
今年,关中的东部是万里无云的晴天,司马欣盯着华阴县的建设工事,这里原本是个荒草丛生的地方,现在要重新夯实土地,建设一个华山,华西两个里,将整个县扩大,而后迁入更多的人口。
将这里的事安排妥当之后,让李左车看着,司马欣就去了咸阳。
正值休沐,丞相府内没有别人之后程邈一人坐在这里,公子一家去了雍城,皇帝出游在外,咸阳城由王太尉守备。
程邈身边放着一个小炉子,水壶就在炉子上烧着,炉子内就是茶叶蛋。
他刚从锅里捞出一颗茶叶蛋,就见到了司马欣穿着一身板正的官服而来。
程邈又捞了一颗茶叶蛋,递给司马欣。
司马欣先将文书递上道:“今年建设临渭的事恐怕要耽误一段时日。”
程邈剥着茶叶蛋道:“不急,皇帝去了潼关五天,你照顾了五天,公子会理解的。”
其实公子最不喜官吏办事拖延,官吏办事就该当天就将当天的事办完,今天拖延一天,明天的事也会拖延一天,这不好。
司马欣又道:“能否去给各县借人手。”
程邈咬下一口茶叶蛋,道:“可以,你与各县谈好即可,此事不用上报。”
“多谢。”
司马欣平静地回应一声,就起身离开了。
程邈依旧吃着茶叶蛋,本就是休沐时节,他今天是来当值的,当值也无事可做,就吃起了茶叶蛋。
不过明天也是他当值,后天也是,从在御史府开始都当值当习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