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一章 来信  秦人的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六十一章 来信 (第1/3页)

    始皇帝四十年,深秋。

    张良都快忘了这是他来蜀中支教的第几年,支教时让张良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这种感觉建立在孩子的成长上,当他教一个孩子读书识字,再到他长大,看着他从十岁到了十七岁。

    再看另一群孩子从十岁到了十五岁,江原县的所有孩子张良都认识。

    因这些孩子都是张良与矩两人教出来的。

    包括他们的为人方式与观念,也都是自己教的。

    从县里时而往来的文书中,张良勉强可以知道如今的天下形势变化,自皇帝一统天下之后,皇帝与丞相李斯开始了书同文,车同轨。

    而皇帝东巡之后,李斯对天下书籍的控制就更强了。

    而支教十余年之后的现在,天下有识之士们所议论的就是在秦一统天下之后,列国思想与诸子百家消亡的这个时代,人们该信奉什么。

    而评论如今关中所出的支教书中,所提倡的维护一统,反对裂土的诸多言论中,评判这些言语,也成了旧六国贵族们的一个宣泄口。

    他们只能评判现如今支教书中的理念,来表示他们对秦的不满。

    将一个个孩子教成维护一统,反对列土的人,并且这些孩子支持废除周天子分封。

    这大抵就是外面的事情,对身在蜀中的张良而言,那些事就是外界的事,并不与蜀中有直接关系。

    蜀中依旧是安宁且闲适的,张良还听闻如今的关中又开始了第二次迁民,这一次迁民将关中的人口集中,原本四十二县,改迁之后只有二十四个县。

    雍城,栎阳两座古都维持原样,将旱塬与贫瘠地区的县全部并入富庶的县。

    “你说丞相府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听到乌县令的话,正在砍着竹子的矩回道:“当然是为了好管。”

    闻言,乌县令又将一颗放凉的粽子丢给他,又道:“亏你还去过陇西,在商颜山学过,到现在只看到好管?”

    矩捡起地上的粽子,剥开粽叶咬下一口,先是嚼了几下,又道:“我最笨了,我要是学好,我也和你一样当县令去。”

    听到这话,乌县令又笑了。

    张良看着两个说笑的年轻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乌县令又道:“以前的关中各亭乡是很分散的,管起来难不说,调度起来更麻烦,现在将人口集中在关东,将零散的亭乡搬走,就可以空出更多的田地。”

    “以后的关中呀,人们聚集的地方都是以弛道连成一片的,而其余的地就是大片大片,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田与居住地分开,也不至于分开的太远。”

    乌县令的话语还在继续,他又道:“你想想,你的身后是一片片的房屋,你眼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田地,丞相府这么做是想要开垦出更多的田地,聚集更多的人口,也能够将户籍与人口梳理得更清楚。”

    听着乌县令的话,丞相府的迁民令就像是将关中比作一间乱糟糟的屋子,现在丞相府要将这间屋子收拾好,将那些杂乱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