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求贤 (第2/3页)
到了司马欣这一代,所受的教导也都是老秦人给他的。
因此与萧何相比,司马欣就显得踏实肯干许多。
当初司马欣任职县令的时候,公子来时他在桥上相迎,公子走时他在桥上相送。
两人正喝着酒,像是两个落魄的中年人,你一句我一言说着,都是一些互相宽慰的话。
叔孙通觉得自己老了,其实早习惯了两位公子在身侧,现如今就连章敬都去了北方,以后谁给他磨豆腐。
正说着,敲门声传来。
司马欣起身去开门,见到了一个内侍提着食盒而来。
来人道:“这是公子所赐的甑糕,给老夫子的。”
司马欣接过食盒,行礼道:“多谢公子。”
等来人离开之后,司马欣关上了门,重新与叔孙通相对而坐,打开食盒端出一盘甑糕。
甑糕已没了温度,其上抹有一层枣泥,下方还隔着好几层米,像是红豆与枣泥分隔。
叔孙通将其放在一旁的炉子上重新热了热,再端出来就是热气腾腾的甑糕。
一大块甑糕叔孙通与司马欣两人分食,两人又说起了有关萧何的事。
叔孙通道:“萧何此人行事不古板,善于变通,他知道县里遇到困难会向外寻找办法,再惠及自己县里的人,你就古板的多,你自己的县里有了困难,就只会想着县里解决,不知道从外寻找帮助,你是觉得找人帮助会觉得丢人吗?”
司马欣被说得低着头,不知该如何反驳。
叔孙通又道:“今年又要建设洛阳城,说不定你们潼关可以出一些人力,近年来关中的劳作开始减少了,当那些工事都结束之后,人们又会重新找活计。”
“我知道。”
“那就送一些人力去洛阳。”
叔孙通给司马欣点了一条发展的明路,关中各县建设就快要接近尾声了,将来的关中,就算是建设田地阡陌也会是较为简单的维护,主要劳动力会慢慢离开关中。
至于以后的关中是什么样,叔孙通也不知道,他不过是个教书的夫子。
“老夫以前听公子们说起过,以后这关中的西面与北面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