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七章 枣与书  秦人的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二十七章 枣与书 (第2/3页)



    礼继续往前走着,因两人的兄长一个去了东边巡视,一个去了西北戍边,而两人也是因各自的兄长而结识。

    刘盈买了两张饼,他道:“今天帮夫子整理书库,夫子给了我钱。”

    礼接过刘盈递来的饼,道:“多谢,正好饿了。”

    刘盈点着头道:“兄长还在的时候,我们每天从潼关城出来早已饥肠辘辘,回到县府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萧叔总是说还以为潼关不给我们饭,差点去带着县兵找司马欣。”

    刘盈吃着饼道:“明明午时吃得很饱,到了这个时辰就会很饿。”

    礼咽下口中的饼,道:“人又不是牛,不能挨饿的,我们的肚子存不下粮食的。”

    闻言,刘盈挠了挠后脑道:“小时候伯母常说伯父,每天吃这么多还不如家里养一头牛。”

    言至此处,礼与刘盈一起笑了。

    不多时,晁错脚步匆匆而来,道:“公子,科考之事可有眉目了?”

    礼道:“没有眉目。”

    晁错低着头,又道:“也对,就算是有结果也不会提前与我说的。”

    礼道:“我觉得以你的学识,将来为吏不是问题。”

    晁错一手撑着下巴,坐在石头上看着往来的行人,叹息一声,也不知道将来会如何。

    夕阳下,三人坐在一块石头上,思考着将来。

    “公孙弘近来在做什么?”

    晁错冷哼道:“这胖子一天到晚找美人。”

    刘盈向来很听夫子的话,而且教养也很好,不像公孙弘那么自以为是,也不像晁错整天钻营如何先在秦廷接触一些人脉。

    而唯有刘盈是真的在好好读书。

    礼询问道:“你兄长给你来信了吗?”

    刘盈颔首道:“来信了,去了一年了,才来过一次信,说是在戍边很忙。”

    礼道:“等今年入夏,我也要去戍边了。”

    “什么!”

    晁错当即跳了起来,道:“这就去戍边了?”

    礼道:“我虽年才十六,父皇允许我提前去。”

    晁错垂下脑袋,神色羡慕道:“十五岁就是太学府的夫子,十六岁就去戍边,立一些军功回来也才十八……”

    晁错暗暗自语,他心里想着等公子将来入丞相府,说不定才二十?

    这前途当真是不敢想啊,皇帝的儿子其实读书很努力,且学得也特别好,这是太学府有目共睹的。

    与皇帝的儿子为友,实在是太打击人了,这并不是只说是地位的区别。

    而是对方既是皇帝的儿子,而且还很优秀,优秀到不论做什么都是同龄人中最好的,上一位……也就是公子衡,也是如此。

    都是粮食养大的,怎么就差别这么大。

    关中到了六月,正值盛夏。

    在平时,夫人是很烦这两个儿子的,但这一次公子礼要去戍边了,夫人还在与小公子交代着,千言万语,希望这个儿子一路平安。

    直到小公子跟着一群少年人一同去了边军,夫人还在远远看着小公子的背影。

    直到小公主跑来,夫人这才抱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